坐公交车就得了,你说的是四方利群吧?利群旁边车站去坐30路,坐到台东终点站,然后换104或者125,海青路下了之后,往海边走就可以了。
在四方利群旁边坐1路到威海路下也行,但是得过马路往里走一点去换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站有好多车可以到威海路或者台东的
公交线路:375路 → 125路,全程约14.7公里 1、从洛阳路步行约570米,到达洛阳路站 2、乘坐375路,经过12站, 到达辽阳路东站 3、步行约30米,到达辽阳路东站 4、乘坐125路,经过9站, 到达海青路站(也可乘坐102路环线) 5、步行约1.0公里,到达雕塑园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术败走黄天荡》
——这是演义***《说岳全传》第44回中对韩世忠夫人梁红玉的“巾帼不让须眉”形象的一段描写。章节中写道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协助韩世忠率领宋军水军,在长江水面上大败金国名将金兀术(即正史中的完颜宗弼)。
梁红玉(公元1102—公元1135年),宋代抗金女英雄,祖籍安徽池州,武将世家出身,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家道中落后沦为官妓,在宋军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途中,宋军统帅童贯召集官妓陪酒,因而与韩世忠结缘(当代作家邹息云曾写过一本名为《梦虎缘》的***,讲的就是韩世忠为将失意后结识梁红玉,在这之前梁红玉曾梦见有一头黑虎歇息在自家屋檐下,后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夫妇后互相扶持,共同建功立业的故事),初为妾,后韩世忠原配夫人白氏故去后,成为韩世忠正妻。
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后,金军南下,兵锋直指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战乱之中,宋军将领苗傅与刘正彦叛乱,梁红玉与韩世忠子嗣被叛军扣押。梁红玉将计就计,利用叛军头领妄图招降韩世忠之机,***意自告奋勇去劝降韩世忠,夫妻二人见面后,梁红玉将叛军情况说与丈夫,韩世忠联合张俊等将领率兵平叛,立下大功,被宋高宗提拔为江浙制置使。
趁南宋内乱,完颜宗弼率金军长驱直入,攻入江浙一带。失利后,想回师北撤,被韩世忠率领的宋军水师在镇江一带的江面上截杀,战斗中梁红玉登上舰船高处,冒着火石***,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大振,大败金军。完颜宗弼率残部从老鹳河逃脱,撤往建康(今南京)途中,又遭到岳飞阻击,只好继续北撤。不料,韩世忠因屡战屡胜,渐生骄矜,在追击金军过程中被金军打败,遭到弹劾。梁红玉不仅不为自己鸣不平,反而自求加罪,受到褒奖,被宋廷封为“杨国夫人”。后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军。夫妻二人与士兵同甘共苦,传为美谈,后梁红玉卒于公元1135年(具体死因不详)。
宋高宗赵构曾赞扬梁红玉“智略之忧,无愧前史”。梁红玉以女儿之身,一生破敌立功,保国安民,最后名垂青史、可歌可泣!
擂鼓战金山的巾帼英雄是谁?
梁红玉,韩世忠的夫人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她曾亲自为宋军擂鼓助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这便是著名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一事。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 中,梁红玉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 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 夫人。 这一年冬天,金兀术统兵渡江,韩世忠 率水师乘海船从海口进攻镇江, 截击金术的归路。在两军激战中,韩世忠 的夫人梁红玉亲自为宋军擂鼓助威,宋军士 气大振,险些活捉了金术,这便是著名的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故事。
次年宋军辗转战到黄天荡,梁红玉与丈夫韩世忠与金兵周旋了48天使金术大窘,灭了金兵威风。黄天荡大捷后,韩世忠与梁红玉的名声大振,大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士气。
除此之外还有野史记载,当时金兵10万南下,韩世忠只有宋军8000,如何破敌,颇让韩世忠费心。一天有人送糕到军帐,梁红玉接过一看,此糕两头大,中间细,遂掰开此糕,发现内夹纸条一张,上写:“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不成形。”
梁红玉知是破敌之计,金兵中部薄弱,当拦腰截之。于是她便告诉了韩世忠,当夜韩世忠传令连夜出击,直冲敌营中部,果然大获全胜。后来,梁红玉与韩世忠又在大仪大败金与伪齐的联军,一时,名震大江南北。
南宋的反金斗争中,不仅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英雄,同时还有梁红玉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
你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简短回顾一下熊廷弼的生平及主要经历。
熊廷弼(1569年――1625年),江夏人(今湖北宜昌),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后任御史,身高七尺,有才学,知兵略,擅骑射。性格刚正,喜欢骂人,争强好胜。
熊廷弼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主要就是源于他的三次赴辽,以及最终导致的结局。
熊廷弼三次赴辽的时间,加在一起,前后共持续了14年。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天启二年(1622年)。
第一次赴辽: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他针对当时的各种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整顿,如整顿风纪,考核大臣,审录囚犯,核算钱粮等等措施,使风气为之一新。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后来,因为在督学时“杖死”生员遭到弹刻,被朝廷***
第二次赴辽: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军队在萨尔浒大败,这个时候朝廷就又想起熊廷弼,让他代替杨镐经略辽东。真正是受命于危难。
熊廷弼上任后,看到的是一片凄惨与衰败。百姓吃光了树皮,杀子充饥,当兵的没有粮食吃,就杀战马填饱肚子。墩台坍塌,军备废驰。种种迹象表明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熊廷弼针对这些情况,力挽狂澜,大加整顿。他筹措粮食,招集流亡百姓;整肃军令,激励士气;斩杀贪官,任用辽人守辽;疏浚沟壕,修缮城墙。一时间,守备大固,军心复振,让濒于崩溃的军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同时也稳定了混乱的前线。功绩卓著。
史上评论其此次功绩曰:“一时大臣,才气魄力,足以搘拄之者,唯熊司马一人耳。”
正当熊廷弼整顿出效果的时候,朝廷却又把他撤了,让他回家,还要调查他。让袁应泰接了他的班。熊廷弼又因党争离开了工作岗位。
明史: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使廷弼效死边城,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广宁之失,罪由化贞,乃以门户曲杀廷弼,化贞稽诛者且数年。
熊廷弼雕像
朱童蒙: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
刘一燝:使廷弼在辽,当不至此。廷弼守辽一年,奴酋未得大志。
韩爌:廷弼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脣敝舌,争言大计。魏忠贤***威福,士大夫靡然从风。廷弼以长系待决之人,屈曲则生,抗违则死,乃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綎、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
乾隆帝: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闇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汪荣宝:明自用兵以来,督师者如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辈,皆以盖世之才,能称其职;而诸将委身许国,效死不屈者亦前后相望。
蔡东藩:熊廷弼、孙承宗二人,为明季良将,令久于其位,何患乎满洲?廷弼可杀,承宗可罢,镇辽无人,满军自乘间而入。明之祸,满洲之福也。虽曰天命,宁非人事?
三 孝 口
《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
回龙桥
旧合肥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相传打仗出征例须由此出门,方能得胜。合肥自古多战事。如今德胜门内金寨路***大厦***安广场间通往出版社的路,叫回龙桥路。
稻香楼
在合肥老城西南角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略有起伏的山丘绿树中掩映着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别墅琼楼。那里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稻香楼。
四牌楼
四牌楼是合肥老城的中心,亦名魁楼,又叫奎星楼。合肥县志注位于镇淮楼(今鼓楼十字街)南,先圮。它的准确位置在今长江路与宿州路交叉口。
我分享一下西安,西安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安,十三朝古都,汉唐时期世界第一大城市!西安最早是在西周的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商朝末年周文王在西岐(今宝鸡岐山一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崛起,同时商朝在纣王的作死下一步步走向覆灭。西周建立后就在现在的西安西咸新区那里先后建了两座城镐京和沣京作为西周都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西戎入侵,丰镐两京基本被毁,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崛起,秦国的都城先后挪了好几次,基本上都是在宝鸡和西安周边一带,到了秦孝公变法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变法摆脱老贵族势力的阻挠,秦孝公让商鞅建新都,商鞅找了个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的地方,起名叫咸阳(咸是全的意思),不是今天咸阳市区那地方,秦咸阳在今天西安和咸阳之间秦汉新城那里,至此咸阳作为中国第一帝都,声名远扬!到了楚汉争霸之际,项羽来关中的时候,一把火把咸阳城烧的差不多了,后来刘邦定都咸阳后,刚开始在秦国原来的都城办公(高陵一带),后面派人去找新的地方选址建宫殿,找来找去就在渭河南岸的长安乡(属于咸阳管辖)建立了新的宫城(长乐宫、未央宫等,改咸阳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至此长安诞生。后面千年长安的故事不再讲述,唐朝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起义四起,繁华长安遭遇几次战争洗礼后,有点破败不堪,不再宜居,再加上漕运越来越不方便,地下水质也越来越硬,最后都城逐渐东移开封,至此长安作为帝都完全推出历史舞台!到了明朝的时候长安已经改叫西安府了,因为是在中国的西边,所以叫西安,当然了当年朱元璋打算从南京迁都(南京作为帝都向来风水不好),派太子朱标去选址,当时朱标比较中意西安,可惜朱标早早的挂了,朱元璋也就没再打算迁都了,西安与国都失之交臂,也许是天意!至此西安永远成了西安,长安永远成了历史,有人建议把西安改回长安,你觉得要不要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0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