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谢邀,艺术形象是真实形象难以体现的,油画人物又称为“人物油画”,是油画体裁的主要门类之一。人物油画最能体现出立体感和质感,是西方油画家最钟爱的体裁。由于油画材料的特性粘稠,很适合画立体的人物肖像,所以欧洲历史上的油画名作大多为油画人物。 欧洲人物油画的全盛期是在15世纪以后,著名的人物画家有:意大利的达·芬奇,荷兰的伦勃朗等。其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卓越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成为肖像画中的巨作。
中国的人物油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它要求画家对人物的容貌、体形、情态、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表现其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民族属性、时代风尚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
在油画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这和画家的兴趣爱好和油画的流派有关,问题来了: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
因为油画的各个流派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所以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不一样了,有些油画作品的人物,很容易让人辨别;有些油画作品的人物,观赏者却难以辨别,人物的五官形态完全和现实中的***不一样,20世纪西方艺术***毕加索的画中人物就是这样,
经过上段的简单叙述,我们就可以理解,容易辨认的就是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无法辨认的就是油画作品人物的艺术形象,这话很容易理解,“真实形象”就是还原现实中的人物模样,比如,写实主义油画或超写实主义油画,人物的形态特征就和******一样,
然而,“艺术形象”就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想象及另类的表现手法画出来的人物形象,这形象可以和真实***完全不一样,比如,立体主义艺术***毕加索笔下的抽象画人物的样貌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艺术的美是多样化的,所以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可多样化,
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真实形象的人物油画,还是艺术形象的人物油画,都有其艺术效果,毕竟它们都是艺术作品,画家会通过色彩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以及烘托氛围,只不过,两者给人的视觉效果不同而已。
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具有人物面貌中的情态、眼神、气质等不一样的区别。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是以***为形象,在画家的画笔描绘下,创作出高于真实人物形象,具有艺术形象的人物油画艺术作品。
一、人物油画作品的真实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女性或男性作为***,是为画家提供人物油画作品的创作素材,画家按照***的真实形象,创作比真实人物形象更美丽动人心弦的艺术形象。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形象,根本没有象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么漂亮美丽和英俊潇洒的艺术形象。
二、画家创作人物油画作品,不能机械地模仿真实的***形象,需要画家艺术的加工、夸张、修饰来创作油画艺术作品。如果画家创作出与真实形象一样的人物油画,那就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人来欣赏,就没有艺术价值。例如鲁本斯的《土与水》、伦勃朗的《娜达厄》、戈雅的《裸体的玛哈》等,经典的油画艺术作品,都和现实生活中女性人物形象有不一样的区别。
三、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形象与油画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油画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油画创作中的***,在现实生活中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有些***还不如有的普通人长相好看。这好比***演员,在拍摄***剧之前,需要化妆师的化妆,才能在影屏上的塑造人物艺术形象。***演员拍完***剧,卸妆完后其人物形象和影屏上的人物艺术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油画作品人物的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有不一样的区别。
具象油画作品中表达有其主观性,又必须要尊重客观。
作品中色彩主观性的表达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二是艺术家的用色习惯;三是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这三者构成了艺术作品中主观性表达的动因,直接体现着艺术家的艺术取向。
而具象油画作品中客观性的表达是必须的,影响它的有两个因素:一是作品中所描绘物象的客观存在;二是绘画色彩运用规律的客观.这二者是不可改变的,不随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改变.创作具象油画作品时主观性和客观性二者要达到统一,找准平衡点,这样的具象油画作品才会既有艺术感觉,又不失写实的客观视觉效果,达到艺术作品的完美表现。
综上所述,艺术家在面对真实形象的时候,会在遵循客观视觉规律的基础上,加以主观情感,用色习惯和个人风格的处理,最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常人看来肯定和真实形象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必然的,就是所谓的艺术处理。不然和相机有什么区别。
(附忻东旺写生图片)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画家表达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应该是创作者对表现对象的感受。
好的艺术家,根据这种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突出了某些部分,削弱了某些某些部分,让画面比生活中的更强烈,更感人,更有指向性,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毕加索说:西方艺术消亡了,当代艺术在中国。西方把写实坚守了几百年,画面逼真饱满,越来越实,已经无法装下更多的文化理念,找不到发展出路了。中国大写意画笔墨简练,有虚有实,用寥寥数笔就能传达出丰富内涵和意境,画面非常生动,能很好地抒***感和思想趣味,是西方古典风格的写实油画比不了的。。。
潘玉良,中国画坛才女。她的作品曾在罗马国际艺术会上获得金奖,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个中国人,曾被誉为“一代画魂”。
潘赞化与潘玉良
潘玉良幼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被舅舅收养。寄人篱下的她总见亲朋白眼已属不幸,更为不幸的是嗜赌成性、不顾亲情的舅舅竟将潘玉良卖到妓院。潘玉良在妓院里被迫学艺,吹、拉、弹、唱都要会。在妓院数年里,潘玉良不停地与命运抗争,因拒绝接客常被打骂。为此,她不惜毁容、上吊,逃跑十数次,换来的是更加残酷的体罚。
命运的转折点是,时任海关监督的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官员为了给他接风洗尘,请潘玉良来演唱并陪同游玩。潘玉良人长得并不好看,但她的才艺深深打动了潘赞化。在随后陪游的几天里,潘赞化了解了潘玉良的身世经历,欣赏她置身风月场却洁身自好的品质。遂想为其赎身,纳其为妾。潘玉良见他重情仗义,没有歧视青楼女子,便欣然同意。
来到潘家后,潘赞化先是教潘玉良识字。后又发现她有绘画天赋,便送她到绘画教授洪野先生处学习,开始了她的绘画生涯。
1918年,潘玉良考入了刘海粟为校长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潘玉良画技突飞猛进。特别是人体画堪称一绝。当时的社会封圌建守旧,对裸画视为洪水猛兽,一时间流言蜚语漫天。为了不使潘玉良这个绘画天才被扼杀,刘海粟建议她去欧洲学习。潘赞化通过教育系统申请了一个公费名额,让潘玉良去法国留学。
学成回国后,应刘海粟的邀请,潘玉良回到上海美专任教。其一是为了感谢启萌老师洪野,二是回报恩师刘海粟。然而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相信潘玉良的画技,常常风言风语,甚至口出不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0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