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议两天一夜,那还是去丹东吧!丹东是我国唯一沿边沿江沿海的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漂亮惊险的凤凰山景区,还有我国明长城的东起点虎山长城,还有就是鸭绿江景区。
你可以头一天下午从铁岭坐车到沈阳,然后转乘去凤城的火车,在凤城住一晚上,这个小城还是不错的,如果有铁岭直达凤城的车,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凤凰山山门,两侧的对联写着:神州揽胜无双地,华夏历险第一山,这就是对这个景点最好的概括吧!进入景区,走不远,就来到了鱼池飞瀑和八仙的塑像前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东北第一泉
前者就是前凤凰知事和民国军官题的字
再往前走,经过了凤凰洞景点就来到了著名的空中栈道
空中栈道中间有一棵凤凰松是不是仿的黄山松就不知道了
过了空中栈道经过了小牛背、一线天、点将台(去的时间太长,顺序可能不一定正确,请谅解!)就来到了最惊险我认为也是最有名的一个景点——老牛背
顾名思义,此处不但光滑,而且狭窄尽管路程并不长,但是两边都是几百米深的悬崖峭壁,加上山上的风大,所以经过这一段,那是最惊心动魄的!所以过这一段必须手脚并用一步一蹭的往前挪,两边的护栏不到一米高必须死死抓住,这样还打滑呢,到这里才知道山上卖手套的重要了。由于好奇,向左看了一眼对我这个晕高人来说真是头晕目眩,心砰砰的跳!缓了好一会儿啊!直到后边的人说,朋友合计啥呢,上啊!才慢慢的向上爬,上来以后,真有一种劫后余生,重新活过来的感觉,我都佩服我自己了!过了老牛背前面有一个四星攀爬点就觉得无所谓了,再往前就是又一个著名景点玻璃栈道了
换上五块钱的鞋套,走上玻璃栈道虽然惊险***,但谈不上什么危险尽管有前面的两个小姑娘吓的哇哇大叫,增加了一丝恐惧感,但还是有惊无险地过来了。再往前走就是玻璃桥了等景点,此次的凤凰山之旅就结束了。
全山旅游大概有六个小时,应该是下来了。然后坐车去丹东市里,在那住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去虎山长城。
这就是虎山长城,他把传统意义上的长城起点向东延长了1000多公里是明王朝为抵御建州女真,而修建的防御工程看看这的景点吧!
这里的上山和下山楼梯都老陡了
下山以后,经过一段盘山小路去往一步跨了
这是对面朝鲜的领土他们把地种的干干净净。这就是虎山长城最著名的景点一步跨
整个虎山景点不太大,有两个多小时就能赚转完了。然后坐车回丹东市里吃吃一顿海鲜也不算太贵啊!丹东的黄蚬子还是很有名的。下午就去断桥景区
这就是由迟浩田提名的鸭绿江断桥
这是鸭绿江上的游船
这是战争留下的伤痛!
以史为鉴,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吧!
丹东鸭绿江断桥还是很美的,游人如织!晚上断桥的夜景更美了,绝对不虚此行!
林丹汗作成吉思汗的后代,草原之王,前期还是很有作为的,建功立业,英雄一时,与大明王朝也是几度打打合合。
在努尔哈赤时代,林丹汗尚能联合明朝共同对抗大金,那时局势相对稳定。
皇太构即位后,开始大举进改蒙古各部。这时蒙古内部分争不断,虽然兵多将广,但由于军心涣散,再加上明朝军队不顾结盟之约,冷眼旁观,并没有结予支持,所以林丹汗很难有所作为。
交战没有多久,林丹汗就被皇太极打得溃败而逃,直至被赶入青海大草滩。
最后的结局是林丹汗壮志难酬,郁郁而终。
有几个重要因素,与当时的满、蒙、明三家关系密切。事实上,满清王朝在与明朝的斗争中取得了飞速的军事发展。他们不仅获得了新的武器和装备,而且在作战方式上也有了质的改进。他们是一支赢得了许多战争并打败了明朝军队的军队。即使明军有火器和大炮,满清王朝也能很快跟上。武器装备的迅速进步使满清王朝拥有了很强的战斗力,并在统一东北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小帝国。
另外,漠北蒙古已经在草原上被隔离太久了。林丹汗统一漠北很容易,但再次统一漠南和漠西却很难。漠南蒙古与满清结成了牢固的联盟。蒙古本身已经有了很深的裂缝。因此,林丹汗的崛起似乎有很多机会和空间,但他无法抵挡努尔哈赤的攻击。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林丹汗一直害怕与满族人直接作战。大概就是当时双方都入侵过明朝的边境,在与明军作战中,可以看出满军的实力已经是更胜一筹了。因此,林丹汗的军队不仅比满族的军队规模小,而且作战实力比满族的军队低。因此,林丹汗一直害怕与满族人直接作战,并***取了很消极的回避策略。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再加上满,明,蒙三方是互相戒备的,所以草原之王林丹汉无法与明庭联手对抗努尔哈赤。
恰恰相反,明朝末年,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是与大明联手抗金的。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也是大蒙古国的第35任大汗,但其即位之初,不仅漠北、漠西蒙古不承认他的汗位,就是漠南蒙古内部也是四分五裂,林丹汗志在一统蒙古各部,恢复祖上荣光。
最初,林丹汗与努尔哈赤一样都是不断骚扰大明边境,比如在1615年林丹汗便率军3万入侵明朝,自广宁至锦州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频繁出击,声势浩大。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了后金,以“七大恨”起兵造反。
大明、蒙古、后金,这便是当时东北亚的三大势力。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大明辽东经略杨镐提出“制东夷在先款西虏” 的策略,东夷便是后金,西虏就是蒙古人。
1619年秋,大明派监军王猷带着四千两白银出使蒙古,与林丹汗结盟:林丹汗协助明军守卫广宁城,大明则每年赏银4000两(后来提高到了40000两)。
应当说,结盟之后林丹汗是履行了盟约的。
1622年,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广宁,林丹汗出动1万蒙古军驰援广宁,然而赶到时广宁守将王化贞已经仓皇弃城逃窜,于是林丹汗的军队又转而守卫山海关。
然而,至崇祯即位后,大明与蒙古的关系开始恶化,原因在于崇祯拒绝继续赏赐银两。
因为明朝是一个“政治正确”大过于天的朝代
这个意识形态的来源,来自于明朝的立国方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站在道德的巅峰之上,所以本能的拒绝各种“政治不正确”的操作,比如和亲咯、岁币咯、割地赔款咯、迁都咯,发展到最后,甚至连对外和谈,都变成卖国的一种方式,因为在明朝人(从皇帝到朝廷命官到民间百姓)看来,和谈就是妥协,妥协就是背叛......
这从两方面说,有利的一面,让这个国家整体上更加刚强,在应对外敌挑战时候思想比较统一,不会出现“靖康之变”那种由于一味妥协而导致亡国的失误操作(两宋的往事教训对明朝的意识形态影响极大)。
从负面影响看,让这个国家在处理大问题上时候,缺乏回旋的余地,缺乏以柔克刚的思维,不能接受暂时妥协让步以求喘息再反扑的思维。一路硬肛到底倒驴不倒架子,可终究还是倒了。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实际上只辖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漠北的外喀尔喀、漠西的卫拉特压根就不鸟他,甚至漠南的科尔沁、土默特等部落也是貌合神离,称他是蒙古大汗,其实也是抬举。
1.攘外必先安内,以统一蒙古为己任
林丹汗毕生的伟愿是恢复成吉思汗的宏图大业,统一蒙古,因此他***取的战略一直都是“攘外必须先安内”,面对后金的攻势,他始终避开兵锋,而对于明朝的招抚,他则是照单全收,但做事嘛,就呵呵了。林丹汗是蒙古的大汗,无论攻后金,还是攻大明,都无益于他的大元梦。
例如1615年,林丹汗亲率3万大军倾巢而出,对广宁至锦州数百里的明军补给线进行攻击,史称“虎墩兔憨为虏中名王,尤称桀骜”,值得注意的是,广宁一直是察哈尔部与明朝茶马互市的重镇,明朝由锦州往辽东防线运输物资,林丹汗此举无疑是抢点东西,显示部落首领的威风,并没想着得罪大明。到12年后林丹汗以送还掳掠的明朝人口,获得了与明朝开放互市的权利。
而对于更具侵略性的后金,林丹汗显然意识到了这不是个善茬,除了扣下使者、送份国书挑衅一下,他也没做什么能打疼努尔哈赤的事,倒是听命于他的内喀尔喀部联明攻金,结果大败而归,连首领宰赛都被俘虏了。
2.欺软怕硬,远遁漠西躲避后金
在宰赛被俘后,林丹汗倒也曾试图展示他作为蒙古大汗的威风,命部下率2000骑兵攻打沈阳劫狱。不知是林丹汗过于轻视后金,还是真不想救宰赛,大明十万辽东军队都没能挡住八旗铁骑,区区两千蒙古兵,塞牙缝都不够。果不其然,这两千人城下喊个话就溜了,后来还是内喀尔喀部以上万头牲畜才将宰赛赎回来,如果你是内喀尔喀部,你会对自己这位所谓的大汗有什么想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1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