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伯里曼(1865年——1943年)出生在加拿大,随后又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美国美术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确切地说,乔治虽然创作了一些绘画和雕塑,但影响很小,没几幅作品传世。他的主要成就在于美术理论,美术教育,以及人体结构的素描这些方面。
尤其他的美术教学著作《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一书,一直是美国各大美术院校通用教材,直到现在,这本书仍然是美国高校必备的教材。
此书集中了乔治上千幅素描作品,对人体的头,脸,眼睛,耳朵,鼻子,躯干,胳膊,腿,手和脚等,甚至衣服,凡是眼睛能观察到的所有人体器官和服饰,从怎么起笔、用笔、收笔,到成型,都有详细描绘,并且用文字加以补充说明。
由于此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而细致,自出版以来,深受西画初学者喜爱,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为最全面,最实用,规模最大的人体结构绘画标准图书。
我国在本世纪初引进了此书,在国内艺术高校中同样评价不错。
19世纪末期,美国建国不久,不论是在文化艺术还是其它方面,都是摸索着前进。在教学上,甚至连标准教材都没有。
是米开朗基罗把雕塑、绘画和建筑结合成了“视觉艺术的统一体”。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等。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蒋少游(约5世纪30年代——501)
蒋少游,山东博昌人,北魏文学家、书画家、建筑家、雕塑家。史载其“慧敏机巧,工书画,善画人物及雕刻”,由此受到北魏朝延汉族重臣的礼遇。后又得到文明皇后冯氏及孝文帝的重视,并委以散骑侍郎、都水使者、前将军、将作大匠、太常少卿等官职。虽然史书只记载蒋少游曾参与建造了太庙太极殿、华林殿池沼等,没有提及他在雕塑方面的成就,但生活在北魏开窟建寺最兴盛的年代,身为“将作大匠”(相当于大型工程的总指挥)的蒋少游,是应该参与了诸如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并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当时,很多人都对蒋少游身有文才而长期从事工程建设很惋惜,认为这是浪费才华。可蒋少游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喜爱的事业。
戴逵(约326,396)与戴颙(377,441)父子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东晋名士。一生隐居不为官,精于文学、音乐、绘画与雕塑。其贡献主要在佛教雕塑上,在佛像样式中国化的过程中起了开创性作用。史载戴逵曾藏于帷幕之后倾听庙中一般民众对佛像优劣的褒贬,并***纳其中合理的建议来完善自己的创作。当时他所塑的五尊佛像与顾恺之绘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并称为瓦棺寺“三绝”。此外,戴逵还改进了佛像制造工艺,融入了传统的髹漆技术,开创性地做出中空的佛像,即后世所谓“夹纻像”。
戴颙(377,441),字仲若,戴逵次子。受其父影响,同样善书、画、琴、塑,且终生不仕。戴颙青年时便参与造像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造像高手。史载宋世子命人在瓦棺寺铸一丈六高的铜佛像,像成之后发现脸部太瘦,匠们束手无策。戴颙看过说:“不是脸瘦,而是肩部太宽的缘故。”依此修改之后,果然得到了合适的比例。另据史载,晋代僧人慧护在吴郡绍灵寺造释迦像,戴颙嫌其式样古旧,但并未将其重铸,只是在肩以上缩短六寸,足以下减去一寸,结果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达到了“威相若真”。赋彩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特色,据说是戴颙最早将彩绘技法结合到佛教造像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1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