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白居易
别名诗王、诗魔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新郑大和5年(公元831)9月,时任河南伊的白居易来到济源坊口。对于济源山水之秀美,白居易早有耳闻。当他置身其中时,立刻被眼前的风景所吸引,赞叹不枉此行。遂有感而作《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这是一首典型的闲适诗。在此诗中,白居易并没有特别在济源的 宏达山水上着墨,而专注于描写自身感受与细微小景。根据《沁河志》记载,坊口堰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效果的水利工程。人们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慧,***和兴利五条水渠,五条大渠犹如五条横行在豫西北大地的卧龙,五龙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之后坊口之名便被五龙口所替代。
郑州:商代第十一任王仲丁,由商都西亳偃师迁都到隞(今郑州),郑州这就有了商代建都的历史。也就成为与偃师、内黄、温县、安阳、淇县等作为商都之一的古都。
但在商汤开国之前的早商时期,商汤曾在郑州设过方国(似诸侯国)之都,也就是先商都邑之一,如同毛主席的延安或瑞金。
郑州的“鄭”,从“奠”从“邑”,意为都邑祭奠的墓地,其原地原籍在陕西宝鸡。同时,郑州又是拱卫京师丰镐的西部重镇。
周平王迁都洛阳时,拱卫京师的重镇随之东迁于现郑州,成为拱卫首都洛阳的东部城堡。因之在诸侯国中,作为军事重镇的郑州影响较大。尤其郑国、韩国都邑影响较大,但都是洛阳下属的诸侯国。
在当代,历史上长期属于洛阳的登封,从洛阳划出归入郑州。因夏代开创者大禹曾建都登封,是夏代初始的建都地,这样,郑州就从“郑韩故城”变成了“夏商古都”。
郑州是商朝前期都城,已经是考古界的定论,和偃师商城同时存在,但规模远大于偃师商城,很可能就是汤灭夏后建的亳都,商朝的都城“亳”的地望,是随着都城的迁移不断变迁的,商丘是商人起家的祖籍。郑州是“八大古都”之一,是通过考古界统一认同的,国人都知道北京、西安、南京等历史城市有古代城墙,但那都是明朝的城墙,但有几人知道国内唯一在主城区内,还有巍峨商代土坯城墙的,我所知道的只有郑州!郑州出土的青铜鼎,大小仅小于安阳出土的司母戊大鼎。不懂“上三***古”的就不要再喷郑州了
郑州历史悠久,历史上,夏朝,商朝和管、郑、韩三国在此设都。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辖区内发现有距今万年的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晚期遗址,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五千年的大河村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的夏朝都城遗址和距今3600年的商代都城遗址。郑州被称为“商城”,就是它曾作为商代都城而得名。
3600年前,郑州叫亳都,商朝第一代君王汤在亳建国,郑州作为都城延续了160余年。历史上传说商人曾七次迁都,最后迁都至殷墟(今安阳)。
在郑州市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东段,还遗存高大的城墙,这就是商城遗址,存留的商城内城近似长方形,周长近274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后,建立周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防止商朝遗民作乱,便封其弟姬鲜于管,来监管商王后裔,称管国,其区域即现在的郑州市,因此郑州市史称“管城”,这也是为什么郑州有“管城区”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郑州市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邑,又称东里。现在郑州市金水区还有一条路叫东里路,得名大概也因此吧。
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又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为郑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人戏称郑州为大郑县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