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3600年的建成史上,有说不完的人和事,道不完的古与今。北下街作为郑州市中心的老城区,是管城历史记忆的一小部分,这里的老街巷、老建筑、老吃食等,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经过数代人记忆的累积,形成了质朴厚重、博大精深的管城文化,让管城文化展现持久的魅力、新时代的风***。
郑州市***寺街位于商城路西段,距离管城区***不远的地方,是郑州***群众最早聚居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区,街区尽管不是很长,但每个地方都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
街道两边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浮雕图画,记载着该条街道悠久的历史和曾经发生的故事。街道墙上的一幅幅图片在向人们讲述着郑州的历史变迁。商都悠久的历史是郑州成为古都的一张名片。***寺街的雕塑造型很有特点
在管城区的***寺街上,一砖一瓦,无不沉淀着古老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彰显着深邃厚重的历史古韵。

***寺街如今成了郑州市的“网红街”,每天都会有许多市民前来“打卡”。
提到郑州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郑州人称之为老城,如果不是1928年3月冯玉祥撤县建市拆掉老城的城墙700万块砖,说不准这条千年古街还在城墙里头呢?
当时老城的规模周长4.5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城墙高三丈五尺,顶宽五丈。城壕宽四丈深二丈五尺,为土城。四条主干大街,贯穿东西南北。东大街原名敏德街;西大街,原名里仁街;南大街原名咸宁街;北大街,原名清平街,是***聚集的地方。这四条街就是后来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
北大街南起东大街中段至北城门,不在老城中轴线上,因此老郑州有南北门不照之说。以北大街南口为界,东大街分为东西两段。北大街城门西侧,有书香门第、王拔贡家居多,北大街东侧是硝滩,周围小商小贩多,与西大街、南大街、东大街西段相比,较为贫穷。因此,郑州民间有句顺口溜叫:“穷东街,富西街,挑挑担担是北街。”又说:“穿靴戴帽南大街,擦脂抹粉县前街。西大街
从二七广场走出,踏上新修建的东西大街,走到西大街,从西大街交通银行营业楼东行百米,就是今天的顺城街与西大街交会处。这就是古代郑州的西大门,也就是老郑州人常说的“小西门”。隋唐时期,在西城门南城角上建有天下名楼-夕阳楼!
郑州历史悠久,历史上,夏朝,商朝和管、郑、韩三国在此设都。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辖区内发现有距今万年的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晚期遗址,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五千年的大河村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的夏朝都城遗址和距今3600年的商代都城遗址。郑州被称为“商城”,就是它曾作为商代都城而得名。
3600年前,郑州叫亳都,商朝第一代君王汤在亳建国,郑州作为都城延续了160余年。历史上传说商人曾七次迁都,最后迁都至殷墟(今安阳)。
在郑州市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东段,还遗存高大的城墙,这就是商城遗址,存留的商城内城近似长方形,周长近274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后,建立周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防止商朝遗民作乱,便封其弟姬鲜于管,来监管商王后裔,称管国,其区域即现在的郑州市,因此郑州市史称“管城”,这也是为什么郑州有“管城区”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郑州市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邑,又称东里。现在郑州市金水区还有一条路叫东里路,得名大概也因此吧。
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又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为郑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人戏称郑州为大郑县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