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晋国,直接威胁主要是周边的蛮夷方国,威胁很有限。它与秦国之间隔着河西地区的大荔,与楚国之间隔着中原列国,与齐国之间隔着鲁、卫等国及蛮夷方国,与燕国之间隔着一大片蛮夷方国(当然这厮在春秋也实在没有存在感。)总之,在晋献公灭掉西虢国和虞国以后,列国对晋国内地的威胁很少。除了春秋末期齐庄公攻到了曲沃,其他时期晋国整体是十分安全的。当时真正处于四战之地的诸侯国应为宋、郑、卫等国,相比之下晋国的位置相对有点偏,只是不像燕、秦、楚、齐、吴、越那么偏。
对于大国来说,四战之地不是劣势而是一种优势。不能等同于后来分裂出来的韩赵魏。
四战之地的晋国,为求自保,肯定要积极的跟周边各国举行军备竞赛,而晋国作为一个大国,同时也有足够体量跟别人一较高下和进行长时间的对峙。
提到长平之战,我们可以想到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作为纸上谈兵的高手,赵括怎么可能看不出,此时赵国与秦国的敌我形势就是一个拖字诀?
可他一上位以后,还是选择了秦军速战速决。背后的原因就是赵王,赵国拖不起了。***都知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可是赵王还是换了。目的何在,就是想要尽快结束这个秦赵两军相峙的局面。
可见赵国的体量无法与秦相比,而晋国如果没有分裂,亦或者赵国有晋国的体量,是完全可以拖的起的!也就不会导致后来赵国的有生力量在此战中被消耗殆尽。
联合起来的力量不一定能达到1+1+1=3的效果,由于列国的各怀鬼胎以及联军们统帅不同,作战理念不同等情况。联军的实力反而可能会变成1+1+1<1。
伊阙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韩魏东周三国联军加起来是24万,数量上是秦军的一倍。可结果却是24万联军被全歼,韩国也因为此战彻底被打垮。
***设一下,这里的联军如果都是晋国的军队,由晋国的统帅统一调配,结果还会如此吗?就算败了,估计也够秦国喝一壶的。
可见韩赵魏在分裂之时,就已经不能和之前强大的晋国相比了。就算这三国也确实积极的进行了军队武装、加强了军队建设,但强行拼凑的队伍只能说是虚胖。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南拒强楚;
因为晋国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有能力在春秋这个乱世占据这么大的一块地盘。也就是说,不存在德不配位的问题。底子好在哪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吧:
一、周成王剪桐封弟,晋国是周王室的嫡系势力。起初,武王封国七十有二,其中姬姓五十有三,明显可以看出周朝的统治策略明显朝着宗族方向倾斜。晋国脑袋上顶着个大大的姬字,在发展初期可是占尽了便宜。
二、环境优越。晋国起源在晋中太原一带,之后逐渐把统治中心南移到了晋南的汾河下游平原。这里可是中华民族老牌的发祥地了,尧舜禹都是发迹自这里。不论是人口、土地开发程度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这就是国力的体现;
三、地缘因素极佳。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加黄河,南有中条山加黄河,北面嘛,虽然当年还没有雁门长城,但区区戎族压根也不算问题。即使到了近代,阎锡山都可以凭借这一切割据自守,可想当年的晋国日子有多滋润了。
再加上不算昏聩的国内政策,和恰当的外交策略。晋国可谓是春秋之时北方地区天生的龙头老大,哪来的四战之地我问题啊~
首先春秋时期的晋国并非四战之地,晋国北边和东北都是狄人,但狄人有不同的部落,分散不强大,并且与晋国公室通婚,如重耳就是晋献公与狄人的儿子,汉狄关系维护的好,西边是黄河,也属于比较靠边,且地处高原,地理位置的优势明显。
晋国虽是姬姓贵族封地,同时也是周天子最大的保护屏障,占有道义高点,可以“协助”周天子发布命令;且晋国无论百姓,还是公室,都与狄人长期通婚混血。混血的结果是两国都吸收了夷狄的彪悍、好勇斗狠之基因。
另外春秋时期南方开发较少,而晋国基本在中原腹地和关中之地,当时土地肥沃,拥有大量熟地,能产出大量粮食,自带盐池,不受齐国盐政干扰,国力所以强盛。
当时春秋时期军事以战车作战为主,晋国靠近北方,不受马匹数量限制,还能限制他国战马数量,同时拥有大量平原土地,对于战车能发挥很好作用,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军队作战实力。
综合以上因素,晋国因周天子地理而强盛,最后晋国分裂使周天子也彻底被列国无视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1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