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它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因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雕塑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按制作工艺区分,雕塑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分为刻、镂、塑、凿、琢、铸等工艺和手法。
雕塑,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形象的观赏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只用个各种可塑材料(如木材、石头、玉石、铝、玻璃、金属、铜等),创造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调性物质材料,雕塑通过推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其实雕塑这两个字必须拆开来论,雕,顾名思义,也可称刻,就是把物体多余部份刻下来,也叫减法,减去多余部份。比如:木头,大理石,瓷片,在这上面按创作者要求内容去进行减法雕刻。像大家看到现在企事业门前放置的,用大理石雕刻的,石狮子,麒麟,大象等。
塑,是用泥巴,塑胶,面粉,石腊甚至铁,铜,铝,金,银,等原材料,艺术家用这些材料,进行塑型,堆砌。按艺术要求进行塑型美化。像敦煌石窟,秦始皇兵马俑,各种寺庙里的神像塑型,都是艺术家用材料堆砌而成的。
人们往往统称为雕塑,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进行加减除理的,不过雕和塑在我国有着几千年传统历史了,也没人去分工说这个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叫了这么多年。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借助一定的材料,运用一定的手法,用雕、刻、塑的办法,创造出有一定的长宽高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雕塑家的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品同样能打上时代的烙印,浓缩历史的特色,反映民族的风情。
我国留传下来的雕塑作品是很多的,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等。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在民间,木雕、石雕、根雕,比比皆是。陶塑、泥塑、沙雕、雪雕、金属雕塑之类也为人们喜爱。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雕塑。石雕,陶塑,木雕,根雕,泥塑,青铜塑,骨雕等以致后来的金属雕塑,玻璃,沙雕,雪雕等其它材料的雕塑,相继出现。
雕塑常常与建筑及工艺品结合在一起,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价值。
古希腊,古罗马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街区的每一幢建筑和装饰都有高贵典雅,富丽堂皇的雕塑点缀。
雕塑艺术更多的是融入宗教。世界各个地区的宗教雕塑建筑比比皆是。以柬埔寨吴哥窟为代表的建筑就是宗教雕塑的象征。在泰国,缅甸,印度宗教雕塑遍地都是。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发展到现代的机器制造和智能制造渗透于人们的生活。
回答供参考。
如果說素描、繪畫在內的平面藝術是二維的,那麼雕塑則是三維立體的。雕塑家用雕刻、模制、鑄造等不同的方式創作,通過選擇不同材料,石料(大理石)和木材用於雕刻;模制則通過黏土等更軟、可塑的材料,如陶器,就是常用的模制雕塑,尤其是在古代。鑄造是種更為復雜的雕塑方法,不僅需要耗費大量勞力,而且工藝復雜,主要材料為金屬。如青銅或其他金屬合金。最著名的叫「失蠟法」的青銅鑄造技術,它是將融化的青銅倒入雕刻成雕塑的蠟范裡。待靑銅泠卻之後,加熱蠟范使其融化,露出完成的青銅雕塑。用不同的方法,可制成實心或空兒心的雕塑。
小民最鐘意的雕塑就是:法國新古典主義雕塑家Jean-Antoine Holidon(讓-安托尼.烏東,1741-1828)《冬季》又名《怕冷的女子》,作於1783年,大理石,存於蒙彼利埃法布爾博物館。一般來講,人們往往將冬季形象營造在一位身著外套,靠近一團燃燒的火焰的情景。烏東卻是把「冬季」塑造成了一個少女模樣、***大小、表情冷漠的大理石雕像。她蜷縮在一條圍巾裡,圍巾只裹住上半身,下半身***。正因爲如此,又被稱為《怕冷的女子》。這坐大理石雕像巧妙地利用了一個凍裂花瓶作為支撑。在1791年的沙龍畫展中展出了這尊塑像的青銅版本,但這只支撑的瓶子卻沒有了。這幅作品是後來被複製和模仿最多的作品之一~
让·安东尼·乌东
这位出生于1741年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家,是曾创作出《肌肉解剖》和《圣布鲁诺》亮剑著名雕像作品,没有受到较多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影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并曾经为多为上流社会人士、卢梭、拿破仑、老年伏尔泰等许多伟人创作过胸像雕塑。
世界著名的雕塑家。
1.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2.奥古斯特·罗丹
代表作《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
3.安东尼奥·卡诺瓦
代表作:《拿破仑之母》
4.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代表作《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
5.阿历山德罗斯
1.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1840年-1917年),代表作有《思想者》、《吻》等
2.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大卫》
3.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出生日期约公元前440),代表作有《掷铁饼者》、《维纳斯》等
4.瑞士著名雕塑家·贾科梅蒂(1901年10月10日-1966年1月11日),代表作有《斜倚的妇女》
5.英国雕塑家亨利·斯宾赛·摩尔(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他的作品有《斜倚人物》、《国王和王后》、《母与子》等
6.希腊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出生日期约公元前430年),其代表作有《宙斯》和《帕提农的雅典娜》,最著名的作品是《命运三女神》
7.罗马尼亚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1876年2月21日-1957年3月16日),他的代表作有《吻》、《沉睡的缪斯》、《波嘉尼小姐》等
8.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1834年4月2日-1904年10月4日),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自由女神像》
9.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多纳泰罗(1386日-1466年),代表作品有《圣乔治像》、 《加塔梅拉达骑马像》
10.法国著名雕塑家乌东(1741年3月20日-1828年7月15日),他的主要作品有《伏尔泰》、《莫里哀》、《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胸像》等
人微言轻啊,不管是从身份还是***重视程度上,都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支不支持也改变不了现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开始认为一些传统文化造型“土”,可能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什么环境下,都要弄点西方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位道士门前怒斥外国造型雕像,就是典型的案例。明明是一家博物馆,门口却竖着一个现代的雕塑。其实竖立这种雕塑也无可厚非,但这遭遇让我感受不到一点博物馆的氛围,幸亏我了解历史,不然还真的以为这位”雕像仁兄“跟我国历史上或者当地的某个著名人物有关。
我个人是支持老道长说的,虽然我不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但如果全国的博物馆、园区、景点都使用这种东西作为雕塑,如果我和自己的孩子去这些[_a***_]游览,当孩子问我这些雕塑是啥的时候,我能说是个小胖子么?或者干脆就告诉孩子,这是外国的的雕塑?如果孩子直击灵魂的发问:“为什么咱们国家的博物馆门口要放其他国家的雕塑?” 我想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的问话。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而这位老道士也只是沧海一栗,还有很多类似的***都没有被人知晓,我自己见过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多数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干涉的,有些事情也不是咱们能掺合进去的,顶多就是在网络上声援下这位道士。现代的人们已经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失去了兴趣,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支持,道士这话虽然说得不那么文雅,可却是句句在理。弄出这尊雕塑的人,是该好好反思下了。
“什么公园文化,要把中国的老祖宗,为国为民的、当官的、拿枪的、拿炮弹的,英雄站起来,给老百姓看看,也比这个垃圾好多了”。
近日,网友爆料在广东深圳某博物馆门前(也有人说是某公园)的一座雕像惹怒了一位道士。他说这个浑身漆黑、满身疙瘩的怪物(如下图)就是个垃圾。
笔者认为这道士的话虽然偏激了些,但却是真有道理的。虽说现在中华文化兼包并蓄,提倡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可要是只顾着奇特的造型来博取大家的眼球,那只能说是炒作了。这无疑令人唏嘘不已!
并且,这要是个美观的雕塑那还好,可事实上它确实是丑陋不堪。秃脑袋、大肚子、圆溜溜,寓意何在?那既然看不出含义,那它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不反对多元文化,可总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还有就是,如果这真是个博物馆的话,那更加应当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但却弄了这样一个奇奇怪怪的外国雕像,似乎是有点***裸的崇洋***呀!
说实在的,别说是这老道长看着来气了,就是其他人看着估计心理也是不大舒服的,只是没有像他一样把言论发表出来罢了!以后弄这类雕塑,还是得长点心,多征求下民众的意见。而要是可以的话,就把这雕塑给撤了吧!
对此,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互动哦!
感谢邀请
题主问题道士对南头古城博物馆门前雕像怒斥,称垃圾,你支持他吗?我个人保持肯定态度,也就是支持。
很多人可能看到这个问题之后,觉得一个道士何德何能,对于博物馆门前的雕像评头论足?但是我们看过他说的话,可能就会有所改观了,道士的原话是:什么公园文化,要把中国的老祖宗,为国为民的、当官的、拿枪的、拿炮弹的,英雄站起来,给老百姓看看,也比这个垃圾好多了!
实际我们通过道士的一番话,大概能明白说的是公园文化雕像的问题,到底是道士不懂,还是说欣赏不来,还是怎么样,如下图这就是南头古城博物馆门前的雕像。
很多人说这是什么,说实话笔者确实没有见过,因为他是一个胖子,可能更多的是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去描述这个人物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首先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道长的话,确实话糙理不糙。而且也有网友表示的,这个公园标榜的是古城,至少整个古风国漫雕像,或者是有中国特色的,但是这个确实没有任何的意义呀!
我肯定是支持的,长久以来,在我们中间充斥着一种怪现象,国外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对的,都是先进的,我们都是传统的,封建的,落后的。
事情是这样的,在深圳古城博物馆前有一个黑乎乎的雕像,老道长见了后,怒斥公园文化,要让中国的老祖宗,为国为民的前辈,英烈英雄们,站在这里,给老百姓看看。有一部分人抨击老道长没有包容心,但是,我觉得,这和包容心无关,而是对一种泛滥的现象表达一种愤慨。
像我这种,拥有极端民族自豪感的人,有时尚且免不了崇洋***的心态,比如,在肯德基没有普及时,我觉得吃一顿肯德基很有面子,星巴克转悠一圈,觉得自己很有品味,甚至是朋友的同学的弟弟的朋友去留学了,都会觉得自己十分有面子,竟然认识这样的人。
这就是一种崇洋***的心态在作祟。
想起以前的课本,仿佛做好事,有素质的,会教育的,都是国外小朋友,不洗手,闹矛盾的,干坏事的,都是国内的小朋友,奇哉怪哉。
当初《阿凡达》热播时,张家界竟然将自己的“南天一柱”“乾坤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阿凡达》用中国元素来取悦中国观众,我们立刻改成这样的名字,去取悦别人,典型的文化不自信。
有时候,我们不自信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外国人夸我们两句,我们就会莫名喜悦,不觉得丢人吗?
支持他。
他对雕塑的评论,以及因他而起的网络上所有关于雕塑的评论,都在对那个雕塑继续赋予艺术价值。
面对现代艺术,有时候我也有种无力感,那些看起来丑的作品,其中只有少数我能看懂一点含义,大多数我是看不懂的,所以能感受到的就只剩丑了,可我又不敢贸然发表意见,因为作品本身的存在就是在无声地嘲讽看不懂的人。
现代艺术,一百年前就过了怕人说丑的阶段,已经成了“怕没人说丑”,只怕没人看懂。而且这里的看懂并非指懂了作者的本意,而是指从中获取自己的思考并因此认可作品的价值。只要有一个观众如此,那么它便已经成功了。除此之外,它只是一面镜子,只会映射出它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现在,多亏有这面镜子,我看到了。
雕塑与雕像的区别是什么?
雕塑和雕像是俩个不同概念,雕塑与雕刻是俩个不同的雕塑手法,雕塑代表着减和加相结合的雕法,如陶雕,泥雕等。雕刻则是只减不加的雕法,用于石雕木雕,玉雕等等只减不加的雕法。这两个雕法里面的内容如果是人物,则可以称之为雕像,意思就是雕塑人像。一般主要指立体的圆雕人物,如果是浮雕半平面的一般专业上称人物浮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2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