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源于中国战国时期,故事中讲述了齐国的良马“踏飞燕”的故事。相传,当时有一匹出色的战马名叫飞燕,它跑起来速度快、身手敏捷、力量强大。
有一次,齐国的大夫孙膑把飞燕和另一匹马放在一起,让它们自由奔跑,结果飞燕却被另一匹马踏死了。
孙膑就因此认为,一个人过于自信,不努力进取,就像飞燕那样,最终只会被别人踩在脚下。这个故事被广泛引用,成为警示人们不要过度自信,要不断努力进取的寓言。
马踏燕飞"是中国古代典故之一,源自《史记》中的记载。这个典故的背景发生在秦朝时期,描述了秦始皇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在战乱之中跨越千山万水,带领大军平定乱世,最终建立了汉朝的壮举。
具体典故如下:刘邦少时在汉中时期,曾因患重病,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但他听到外面传来敌军大将韩信进攻的消息。刘邦拼尽全力爬起,骑上马匹,忘记了病痛,连夜赶到前线,带领队伍奋勇作战,最终在燕飞(今陕西省安康市)大胜韩信,击败敌军。因此,后人形容刘邦跨越千山万水,骑马踏燕飞,意为他在战乱之中英勇坚韧,迅猛果断,最终获得胜利,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马踏燕飞"这个典故也被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奋勇向前,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精神风貌。
典故
1***1年郭沫若陪同外宾访问兰州,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见到了这件青铜奔马,被这件文物的艺术魅力所倾倒,说“他是这批文物中的宝中之宝!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算是拿到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艺术珍品。”
立刻为其命名马踏飞燕,虽然后来诸多研究表明那不是一只燕子,如尾巴形状是齐展的,并非开叉的燕尾,此作品是比喻马跑得很快,连猎鹰也赶不上的意思,故此有人提出铜雕作品应正名为马踏飞鹰而非马踏飞燕。但由于这个名称十分传神,被广泛地使用。
1***3年这件文物被安排在英国和法国展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后该文物巡展欧美14国,由于文物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且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而被西方艺术家誉为“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
1983年12月,青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把多勋认为,“马超龙雀”在旅游行业中是规范定义,寓意着“中国旅游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还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体量和位置。
简介
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1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