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少女》,这座东西方文化相融的结晶,是著名画家、艺术家陈逸飞先生亲自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她是中国古典美与现代艺术的精准结合。这件作品是将平面油画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女性形象翻成立体雕塑,刻画的是一位身姿窈窕的上海少女。少女身着的旗袍、手中的鸟笼与香扇,无不唤起人们对于老上海以及老上海女性的怀旧情结。
在上海虹口多伦路有一尊丁玲女士的雕塑 ,丁玲(1904.10.12-1986.03.04), 湖南人,原名蒋伟,字”冰之”,她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集《在黑暗中》等。其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上海虹口多伦路有一尊丁玲女士的雕塑 )

“少女”1.7米的个头,左手撑腰,右手持话筒,左腿站立,右足脚尖点地,短发短裙,形貌轻盈时尚,不仅大小、形态都很逼真,神情怡然,而且飞扬着青春的灵动与活力。
“打电话的少女”第一次出现在这里是1996年春节,之后则命运多舛。1998年,她被盗贼放倒,但是没来得及运走。2000年,她被拾荒者盗走,并被***团伙轧成几大块以每斤3元的价格卖给了废品回收站,随后又被切割成了碎块卖到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无法找回。在市民的呼吁下,2006年5月,“打电话的少女”获得“重生”。可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多,电话架上的“电话机”就于2008年1月不翼而飞。又过了大约两年,“少女”也于2010年1月27日,再遭毒手,被人拦腰截断。
再次重生的“少女”仍然由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家何勇创作,不过材质从原先的黄铜改成了银白色的镍白铜。尽管镍白铜的铸造难度非常大,但产生的效果却更加新颖时尚。另外,人物造型也进行了修改,头发和裙子微微摆动,上衣从有袖变成无袖样式,原先少女挎着的小包,因略显累赘而取消。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方形电话机背板架,也改成镂空体,使得整个雕塑变得通透灵动。
如今,“打电话的少女”已经成为上海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体现这个城市的风貌,同时,也是彰显城市实力的标志。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它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性、宗教性五类。例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位于北京***安街西延长线石景山东部,总规划面积162公顷,是一个国家级的雕塑文化艺术园区。经过长期的建设,到2015年,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雕塑主题公园,更是“人文奥运”理念中一幅鲜活生动的图画。
X
广场中的一座雕塑作品,一栋年代久远的建筑,甚至是柏林市中心里那段残破的旧墙,都可以被称作城市雕塑。与其从造型由来与构造上,倒不如从作用于功效上来给城市雕塑下个定义。中国美院雕塑说城市雕塑,就是那些为显示城市性格而建造,或者在建造后给城市文脉给予界定的雕塑或建筑。前者好比矗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你在马恩河 畔的小山上远远就能看见它,生来就是作为城市标志而存在的。后者有如开罗的金字塔和柏林墙,本身没有那么明确的作为城市标志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尘埃,慢慢就成为文明的代言和城市记忆的见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市的雕塑立体作品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市的雕塑立体作品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2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