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江左路口的石像是汉武帝刘彻。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刘彻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
伊川县江左镇中心三岔路口处的石像是汉武大帝白玉雕像,高7米,是江左的地标。据说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到中原嵩山封禅,拜祭天神,回程走秦郑古道,路过江左,见此地山清水秀,风光赛江南,不仅赞叹道江左风光不过如是。汉武帝所说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三国时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因为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汉武帝的称赞就是今天江左镇的由来。
伊川江左路口的石像是朱德。
因为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杰出领导人和军事家,他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他所在的伊川江左路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视为朱德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为了纪念和缅怀朱德的事迹和精神,人们在这里建立了朱德石像。
为了加强对朱德事迹的宣传和教育,中国***也将朱德列为国家英雄和革命先烈,将他的故居、墓地等地收纳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出版相关书籍等方式,传承发扬朱德精神。
伊川江左路口的石像是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被誉为“诗史之宗”。江左路即是今天的四川成都一带,杜甫曾流寓于此,并在此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伊川江左路口的石像是为了纪念杜甫在成都的创作和生活而建造的,也是对他文学成就和历史贡献的一种表彰和纪念。这个石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感受他的文学魅力和历史价值。
是汉武大帝白玉雕像。
关于在“江左”立了汉武帝历史典故:
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和刘邦各自拥有一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本来刘邦实力并不比项羽强,怎奈,项羽刚愎自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不能接受谋臣的计谋,就连被他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最后都哀叹“竖子不足与谋”。他与刘邦决战于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被刘邦用四面楚歌彻底地瓦解了军心,身边的宠妾虞姬拔剑自刎,而他则带着残部一路南逃,行至今天安徽和县乌江的长江岸边,后面追兵渐近,眼前大江阻隔,只有乌江亭长驾一叶小舟欲渡他过江逃命,想起随他多年的将士到如今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在这江边拼死,真是愧对江东的家乡父老,他无论如何也不愿一个人过江,只是托付亭长把他的乌骓马渡过江,随后自刎于江边,幻灭了他的一番宏愿和本来可能成就的霸业。
原因如下。
石佛堂村最著名的古迹是位于村北的石佛堂寺。据考证,石佛寺约建于北魏永安三年(53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石佛堂寺经年久远,其间几度兴废,宋元时期及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呈正方形,颇具规模,有正殿三间,东配殿为药师佛殿两间,殿东南首有关帝庙,坐北朝南。西配殿两间,为护寺者居所。殿西南首有石碑两通,正南山门照壁,院墙围立。
石佛堂石佛造像
佛寺大殿正中供奉弥勒尊像一尊,高1.14米,宽0.15米,厚0.24米,背依雕刻42尊小佛的石屏,底有三国时期曹植亲笔题词;西间有石佛三尊,缺首,雕刻于一块莲瓣状石屏上。石屏背面刻有35个佛像,其正面顶端左右雕立式飞天和蟠龙,头后浮雕弦纹和缠枝牡丹纹。中间佛像身着宽带褒衣,着长裙,跣足立于圆形石座上。两胁各雕一菩萨,背饰弦纹,身着宽带褒衣,手残,跣足立于圆形石座上。石佛造像刻立年代为北魏时期,结构严谨,造型美观。佛龛背后镌刻文字,记载了刻立佛像的年代及供养人名。
山门外两侧各有明代种植的槐树一株,数十里外,都能望见树冠,可见其树之高大。古树枝繁叶茂,树围约有6米左右。因年代久远而形成的树洞,能容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在里面玩耍,可见其树之粗大。两树树龄均有600年之久。为对其进行保护,村民崔学周曾雇请铁匠打造铁箍,将树干围牢。可惜的是,在“***”时期,两株古槐被毁。
因石佛堂寺历经沧桑,佛殿失修,漏雨透风,石佛像也遭风吹雨淋。***曾拨款进行过维修。出于对古物的保护和对古石佛像的尊重,1995年6月,石佛堂村成立了修庙领导小组,全村村民捐资捐工。并报请区、市文化局批准,按原样对古佛寺进行了翻修,新建主殿七间及山门院墙。1996年建起了东西两厢房和钟鼓楼,并安装了大鼓、铜钟。1998年,建起了放生池,现池中鱼的种类已达十几种。池中栽植莲花,大理石围边,夏日碧叶满池,莲花随风摇曳,风景秀丽。2006年,建起了2层敬业楼。2010年,建起了2层斋堂,可容300多人用斋。2015年,天王殿竣工。现在,大雄宝殿、石牌坊、石凉亭等,正在筹划建设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