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云南为何叫“云南”?云南这个地名的由来在西汉时期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彩云南现”说,在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第二种:“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第三种:“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唐朝: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
元朝: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后期地名虽有变更但也一直沿用,直至划县为省。
云南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和动植物***,我们云南这个地方对于很多来说都是: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向往的一个过程,不知道大家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如何理解认识我们云南这个的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其境内有天池,因亦简称“滇”。即古百濮之地。秦时为滇国。汉(武帝)元封二年,开置益州郡,属益州部刺史,兼为牂牁郡西境、越雟郡西南境。东汉分益州郡西境置永昌郡。
唐时为南诏蒙氏所有,(宣宗)大中中时,其自号“大礼国”。五代时段氏改国号“大理”,为蒙古蒙哥(元憲祖)所灭。至元十三年立“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明洪武十五年置“云南布政使司”。清为云南省。
另,府名(云南)。明洪武改中庆府置,故城在今昆名市。
又,县名(云南)。汉置,属益州郡。唐为匡州匤川县地,后为张杲所据。号“白子国”。蒙氏改为“云南州”,段氏因之,又曰“品甸”。蒙古憲宗七年置千户所,元至元十一年复为云南州,寻降为县,明、清因之。公元1929年改名祥云。
附:【云岭】即雪山。又名雪岭、玉龙山。在今云南丽江县(市)西北。山峰上插云宵,下临丽江,积雪经夏不消,壁立万仞,千里望之,若在咫尺,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诸山连接。唐贞元中,韦皋约云南共驱吐蕃於云岭之外,即此。注:今称南岭干脉在云南澜沧江、***江之间者为云岭。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入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自此,“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
云南为什么叫“云南”呢?关于“云南”一词,它最早是指“云南县”(今大理州祥云县),祥云县境内现有“云南驿”一地。
关于云南之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我现举比较可靠的两种说法,以飨读者。
其一,唐朝时期,云南一带还属于南诏国,南诏王阁罗凤曾遣使者到长安城朝拜唐朝皇帝。皇帝问:君在何方?使者遥指南方曰:在南边云下。至此,唐朝廷就以“云南”代指西南边疆一带。
唐***十六年(728),唐朝皇帝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当然了,此时的“云南”并非云南省。
至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一词才正式确定为省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云南位于“云岭之南”,故而得名。
现如今,皆叫云南为“彩云之南”、“七彩云南”,云南省的旅游***极其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简译:在云岭之南。从历史记载看,陌然已祥尽回答并配溶洞彩图,(估计是红河周燕子洞)。在此,从简来说,有可查历史资料,云南远古,在汉朝汉武帝时,汉武元狩公元前122年间,彩云现于南中,遗使迹之(追赶)故始于名云南。而最早是一个县地理名,在滇西门户,今祥云县境内,随之,到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云南节度,元年,设云南行中书省。另说:西汉武帝时,汉武帝常在宫中遥望西南,一日,忽见西南天边有一片彩云,神奇美丽,急派使臣追寻,翻山越岭一直追到西南夷(今昆明)发现七彩之云驻留在这里,故云南由此得名!
吕梁孝义的普佛寺原名静乐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约15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孝义市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的玉泉山上,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周列国时,中原八个诸侯国曾在此会盟;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曾率农民起义军来到普佛寺拜祷。
普佛寺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建筑宏伟,古朴典雅,堪称古建筑中的精品。
据史料记载,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寺内殿阁巍峨,金碧辉煌,法象庄严,佛教气息浓郁,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漫步寺间,听飒飒松风,给人一种静寞幽深的感觉。
椐旧孝义县志记载玉泉山及普佛寺原为孝义八景之一,山清水美,风景优美,寺内建有玉皇大殿、观音殿、三大士殿、弥勒佛殿、水母娘娘殿等宏伟的建筑,溶佛、道、儒于一体,塑像逼真、禅法高超、罄声悠远,更加参天古柏掩映,为寺庙增添了神秘厚重的色彩。
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它与普佛寺遥相呼应,其形状似一“砚台”,既形成了玉泉山的“笔砚奇观”景象,又有用笔蘸墨挥写壮丽河山的含义。有古联盛赞:“巍巍玉泉山一塔似笔,南墨北砚,直书千秋天歌仙境;潺潺曹溪河两岸如画,东川西壑,畅流万里碧海汪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5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