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胆的推测一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肯定会说,隔着一座大山(喜马拉雅山),怎么南下攻印度 ,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吐蕃最强盛的时候曾经将势力扩展到恒河北岸,可以肯定的说吐蕃在印度曾经有过军事力量,但是却没有长期占领,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作为使节出使天竺(印度),适逢天竺国内大乱,王玄策的使团被劫掠,随行的数十名骑兵也被擒获,王玄策逃至吐蕃,借吐蕃兵和尼泊尔(尼泊尔曾是吐蕃属国)军队讨伐印度,很短的时间大败印度军队,俘获作乱的阿罗那顺及王妃押赴长安。
王玄策在印度的大胜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对于强盛的大唐来说,区区天竺并不是什么强大的敌人,胜利是正常的。
但是王玄策的经历却留下了吐蕃出兵印度的记录。
这件事发生在赤松德赞在位期间。
当时***被安史之乱搞的疲惫不堪,赤松德赞乘机派兵攻占长安,你想吐蕃连长安都能夺取,还敢册立傀儡皇帝,区区天竺自然不放在眼里。
为了抢夺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吐蕃出兵天竺,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恒河北岸的广大地区,目标达成后如愿撤军。
什么都离不开利益两字,对于吐蕃来说攻打唐朝远远比攻占印度价值要大。
吐蕃在唐朝时期突然兴起,统一青藏高原,力在当时十分强盛。但青藏高原终究是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之地,无法支撑逐渐兴盛人口越来越多的吐蕃生存,这就需要对外扩张。
其实吐蕃是南下打过印度的,当时的印度还叫天竺,印度地区诸侯割据,吐蕃在松赞干布带领下数次入侵印度,印度势力弱小,纷纷投降,吐蕃还在恒河立了一块石碑,作为吐蕃占领印度的见证。
但吐蕃只是让印度称臣,把其变为附属国,并没有占据,但这并不是吐蕃有多仁慈,而是因为因为吐蕃与印度之间隔一个喜马拉雅山脉,地势险峻,难以掌控印度之地,加上过于炎热的气候,军队也难以适应。占领印度了,管理起来复杂,还不如卖个面子给印度诸国,让他们臣服就行,每年准时纳贡就可以,这样估计他们还乐呵呵!
但打唐朝就不同了,吐蕃前方就是唐朝富饶的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是吐蕃认为最利于居住的地方,草料充足,水***丰富,气候又温和。而且这里又是通西域的要塞,拿下这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拿下这块地,吐蕃就赚了,自己也将越来越强盛。
***富庶,而印度较为贫困,吐蕃打下整个印度都没很大作用,但拿下***的一个小州县,作用也将是立竿见影!吐蕃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强盗,只能富贵险中求嘛!
不过吐蕃也没有和唐朝死磕,也是很狡猾的,在被唐打败几次,知道唐过于强盛,无法暂时通过武力占有***的***,而是选择与***和亲,例如文成公主入藏。吐蕃避***锋芒,但并不表明放弃了觊觎唐的野心,在唐动荡衰弱时,吐蕃毫不留情面进攻唐朝,例如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弱,吐蕃乘机打下唐朝河西大片领土,甚至还曾占领过长安!
谁说吐蕃没打过印度?事实上,吐蕃不仅打过印度,还抢走了摩揭陀国的佛宝,并且在恒河边驻军。这件牛逼战绩,吐蕃自己的史书里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其实现在吹上天的王玄策平定印度,借的就是吐蕃兵,考虑到唐蕃关系一向不咋地,王玄策对这支吐蕃兵有多大控制力可想而知,吐蕃赞普之所以愿意出兵印度,根本不可能是因为王玄策的请求,无非是自己对印度有野心。对吐蕃来说,区区一个王玄策哪有那么大面子,让他们出兵就出兵。王玄策本人的军事能力,也没有网上吹得那么牛,否则他在归国后早该受到朝廷的重用了,唐朝可是最后一个文武不分家,可以出将入相的朝代,不可能放着一个绝世名将不启用。
唐代中前期的吐蕃是极其牛掰的,他跟印度打,跟唐朝打,在西域跟***人打,在云南跟南诏打,这些对手没有一个是软茄子,除了印度,其它几个都处于历史鼎盛时期。
新唐书旧唐书里记载的吐蕃,是一个典型的古典军国主义国家,男子皆仗剑而行,前队死尽后队乃上,***以视战死为荣,逃兵懦夫的家门会被拴上狐狸尾巴羞辱。
这也是当时吐蕃人凭借区区两三百万人口,却能艳压那么多强盛王朝的底气。
唐朝碰上吐蕃其实是有点虚的,跟其他民族打,唐朝基本赢得多输的少,唯独碰上吐蕃,十打九输,而且一败都是大败,光是高宗武后时期,唐朝在吐蕃手里就尝过三次惨败,每次都葬送了十万加的大军,换作其它朝代,早败光家产完蛋了,也就是唐朝还能挺住。
安史之乱时,唐朝还被吐蕃趁火打劫,攻破过首都。
不过吐蕃也就昙花一现过一阵子,它的辉煌和没落,基本跟唐朝的步调保持一致,唐朝不行时,吐蕃自己也乱套了,政教冲突越演越烈,从此一蹶不振,再未翻身。
要想理清这个问题,简单地了解一下吐蕃这个国家的性质就可以了。
第一,宗教意识形态和文化圈的归属感。吐蕃作为一个盘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国家,其受东亚汉文明的影响事实上远远比不上受中亚和南亚文明的影响。也就是说,藏缅文化圈实际上和印度尼泊尔文化圈和波斯文化圈的关系更亲密。吐蕃最初的原始信仰苯教就收到了波斯拜火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教义的影响。两者有着相似的二元世界论。
随着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佛教开始兴盛起来,然而后来发生了佛教的顿渐之争,结束后赤松德赞宣布禁止汉地佛教在藏地流传,不许学习禅宗佛法,以天竺佛教的教律作为标准,开启了西藏密宗佛教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分裂。
宗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可怕,僧人在政治中的强势地位自然会倾向于将印度缔造成宗教智慧文明的乐土,成为吐蕃的精神交流对象。在8世纪吐蕃进攻恒河流域的战争中,吐蕃军队掠夺的金银财宝倒是次要的,从摩揭陀国达日孜多塔内取得的佛陀舍利成了更重要的战利品。
第二点,世俗利益的驱使。这很容易理解。当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团结的整体,散布着诸多分裂的邦国,让***军队都头疼不已的吐蕃军队根本没把印度人的军队放在眼里,对吐蕃威胁不大。王公大臣和百姓在城破之际,往往四处溃逃,在大多数人眼中,探索佛教和印度教教法才是最重要的。而吐蕃之所以出兵警告印度诸邦国也是因为后者骚扰掠夺吐蕃境内的人口和牲畜。
而唐朝就不一样了。吐蕃尤其眼红中亚,眼红唐朝控制的丝绸之路。控制了丝绸之路,就意味着各种金银珠宝,瓷器,丝绸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吐蕃的手里,可以直接占据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这对一个物产匮乏的高原游牧国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同样,控制丝绸之路南道的青海道也是吐蕃的目标,所以吐蕃才会与唐王朝反复争夺吐谷浑地区。同时吐谷浑地区的物资和人力都远比高原腹地丰饶得多,是重要的前哨战略基地和补给中心。
同时,吐蕃也明白,唐王朝虽然强,但是敌人也多,所以其在对唐战争中往往会联合心怀不满的突厥部落共同作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夏景观铸铜雕塑价格多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夏景观铸铜雕塑价格多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5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