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雕塑 > 正文

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山东名人雕像

  1. 济南泉城广场里的雕塑,也称山东名人雕塑,为什么没有辛弃疾?
  2. 泉城广场东边的铜人介绍?
  3. 山东有李舜臣的塑像吗?
  4. 赣州火车站雕塑为什么被人嘲笑?

济南泉城广场里的雕塑,也称山东名人雕塑,为什么没有辛弃疾

济南泉城广场里的雕塑一共12尊,分别是: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等12位山东名人的塑像及由14幅浮雕组成的《圣贤史迹图》。

山东的名人那么多,又是怎么选取出这十二位的呢?

选取的标准:

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山东名人雕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祖籍山东、或长期生活于山东的名人;

二、在思想、政治、军事、文史及艺术等各个领域中有重大贡献,并有世界影响的名人;

三、名人自身没有重大争议。

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山东名人雕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为什么没有辛弃疾呢?

在评选过程中宋朝词人只能占一个名额,是上李清照还是辛弃疾争论不小,最后经过评选,决定上李清照。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李清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辛弃疾要大。

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山东名人雕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李清照是女性,而其他是十一位皆是男性。女性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山东的名人太多了,而名额只有十二个,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甚至连鲁班都排在第十三名,名落孙山。可见竞争之激烈。

【闻尘杂说】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解读当下时事,欢迎关注。

泉城广场被称誉为“济南的城市客厅”,位于广场东侧的文化长廊里,则立有12座山东名人雕塑。很多市民都注意到,这12座雕像里没有著名的济南词人辛弃疾。相反,“济南二安”中的李清照则名列其中。

这是为什么呢?是当初的建设者故意遗漏了辛弃疾?还是因为辛弃疾名气不如李清照?

要说起来,话比较长。

设计的要求,这个文化长廊只有12个位置。也就是说,要把数千年历史中涌现出来的山东名人,挑选出12位代表出来,这意味着难度是极大的,也给当初的设计者提出了一个很难两全的要求。

现在我知道了,12位山东历史名人雕像分别是大舜、管仲、孔子、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

那么,对于这个结果有没有分歧和争议呢?答案是:有分歧,也有争议。

但也许现在的人们并不知道,当初最大的分歧和争议竟然是——大舜。

因为直到现在,对于大舜的出生地都没有最终的定论:山东人认为大舜是山东人;河南人认为大舜是河南人;浙江人认为大舜是浙江人;山西人认为大舜是山西人;安徽人认为大舜是安徽人……

很多城市都可以拿出许多证据,表明自己和大舜是老乡。

济南泉城广场文化长廊里共有十二位历史文化名人,按照历史顺序他们分别是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其中令人遗憾的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没有出现。从入选的这十二个人中我们大概可以推测选择的标准。

首先,从朝代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就占了五位。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许多人物为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入选五位无可厚非。其余的每个朝代只有一位,甚至有些朝代无人入选。

其次,选中的人物包含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农学家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齐鲁文化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作为宋代词人的代表,其定位与入选的李清照几乎重合。历史上,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在宋代文坛都有很高的地位。但我们知道,李清照比辛弃疾年代要早,并且辛弃疾的词也受到过李清照的影响,正如梁乙真在《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中所说的:“至李易安出,而妇人之词乃盛。易安之词,在当时曾发生极大影响,受其影响最深者,乃其同乡辛稼轩弃疾也。”李清照的国际影响力比辛弃疾要高一些。还有一个原因是,李清照是女性,在入选的十二位历史文化名人中,其他是十一位都是男性。由此可见,将李清照与辛弃疾对比,自然李清照更加合适

泉城广场东边的铜人介绍?

济南泉城广场东边的齐鲁文化长廊内12位齐鲁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是山东厚重历史文脉的象征,也很出名。

长廊由南向北,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塑有大舜、管仲、孔丘、孙武、墨翟、孟轲、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的铜像,再现了十二位齐鲁历史名人的风***。

文化长廊中这十二位名人,是齐鲁大地五千年来在政治、思想、军事、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并对世界具有影响的人物,人们在与这些先圣们的对话中,可以追溯齐鲁灿烂的历史文化。

山东有李舜臣的塑像吗?

李舜臣是韩国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在韩国历史上担任过要职并有所贡献。在山东,可能并没有专门为李舜臣建立的塑像,因为山东主要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人物塑像为主。然而,韩国人在山东或者其他地方的社区可能会建立一些纪念李舜臣或其他韩国历史人物的塑像。这类塑像通常是为了纪念李舜臣对韩国的贡献以及促进韩文化交流。

如果你想要寻找李舜臣的塑像,可以考虑去韩国人聚居的城市或社区,或者是那些强调国际文化交流的地方。此外,一些大型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也可能会展示与韩国历史相关的塑像或纪念品

赣州火车站雕塑为什么被人嘲笑?

最早一次到赣州是1980年的七月,开始,我就爱上赣州了,整个江西,在我心目中没有一个城市比赣州更加深刻的印象。她安静,祥和,厚重的历史沉积,朴实的民风,是吸引我的最大价值所在。每一次来到赣州,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更加增加我对赣州的热爱。没有再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赣州了。祝赣州人民物质文化不断进步!

赣州火车站的中央广场的雕塑造型是一匹马在一颗球上面飞驰,这个雕塑的名字应该是“马踏飞燕”,通常这个标志的出现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旅游业相对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会被人嘲笑呢?

其一我想可能是有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建一座这个雕塑是否有些言过其实,或者说要将自己的地方硬生的往旅游城市上靠?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让我们看看赣州到底有哪些值得大家去观光的好地方。

五星级旅游地:共和国摇篮景区、瑞金风景名胜区;

四星级旅游地:通天寨、汉仙岩、屏山景区、叶坪红色旅游景区、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通天岩景区、宝葫芦农庄、客家文化城等等;

不管是不是自己硬要将城市往旅游方向凑,但至少,人家有这个旅游业发展的***,个人觉得任何一个城市出现任何标志,尤其是有象征意义的标志那都绝不是个人随性的意志,绝对是跟城市发展的路线方针同一意志,经领导开会决定的。

其二,我想之所以会有人嘲笑可能是因为这个马踏飞燕的造型,或许并不是有心嘲笑,只是当今社会的人们都太过紧张焦虑,是不是脑洞大开联想到别的词儿也是可能的,有人说那就是“马上滚球”的意思啊!看上去,这个“马在圆球上奔跑”的造型被这么戏谑的说上一把也是能明白的,虽然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些嘲讽的意味。

我一开始要看到这个造型,我也没有想到“马踏飞燕”,而是先想到了“马踏江山”。要知道,赣州是新中国的革命摇篮(江西瑞金苏维埃***就在江西赣州),打响革命的第一枪也在江西,所以“马踏江山,复兴中华”是我理解的寓意,似乎有点大,但我想勉强也是可以的吧。

这个社会正在处于一个多元的时代,我们谁都有权利对任何事情发表言论,也可以开任何脑洞,但是只要大家都能正确认识一件事情的严重性,其实不过头都是没有关系的。大家也只是说说而已,他日***作出了成绩,那些曾经发出嘲讽的人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在赣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最中央笔直地矗立这这样一座雕塑,所谓马踏飞燕,地球,长城。有些自以为曲高和寡,实际是不伦不类匿想出来的完意,跟本就够不上艺术品。1.马踏飞燕,在图纸上看还行,但变成实物时,从视觉上看,燕变得非长小,没有望远镜看不见,而且地球也遮挡了飞燕。2.长城上托着地球,说的通吗?别告诉我这是抽像的艺术。反正我看不伦不类。如果只弄一个马踏飞燕,但飞燕必须要展现出来,那么地球、长城及底座都不能要,只能用细长弧形的杆来支撑,才能体现古代的力学魅力。不伦不类的东西没法不被吐槽,千万别拿大众没文化来说明设计师和批准的领导文化水平好!

14年呆在赣州,对赣州的印象很好!无论历史、人文、地理,在南方城市里都不可多得。同事本地人刘健戏谑那雕塑叫“马上滚蛋”,虽然我不是吃货,但对“赣南脐橙”与“寻乌密桔”很是中意!原因是--除却巫山不是云。龟角尾,八境台,建春门浮桥……反正感得赣州即有底蕴,又有生气……


谢谢你的邀请。赣州火车站雕塑被人嘲笑,这是国人对文化认识尚浅,而且对国家自豪感认知不足。

首先,赣州火车站雕塑名称为“马踏飞燕”,是骏马踏着长城托着的地球的造型,可理解为骏马立在球上奔跑,可是却被恶搞为“立马滚蛋”。

据说:“马踏飞燕”的

雕塑

造型,是源于1969年甘肃

出土的文物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

造型设计

甚是美观。

而且,除了赣州火车站,还有其他火车站也使用了这个雕塑形象。例如
这个雕塑被划入“文明城市雕塑”,获铜牌奖。

现在我们来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恶搞雕塑为“立马滚蛋”。其一,人们文化程度不够高,对这个雕塑不了解;其二,人们国家荣誉感不足;其三,人们盲目跟随“逆反”潮流,评论不加思考;其四,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范围不广,仍需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其五,这是个重要的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赣州火车站雕塑被人们嘲笑,但是,希望人们在未来能够好好思考,慎重回答或者做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人物雕塑怎么样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