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存唐朝以来的彩塑作品12712尊,是国内寺观彩塑最多的省份之一。
唐朝彩塑主要保存在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大殿、南禅寺大殿以及晋城的青莲寺。
山西宋朝彩塑的代表作是晋祠圣母殿的30多尊侍女像她们体态秀美,造像生动,堪称宋朝造型艺术的极品,也是中国古代女性雕塑的集大成者。
辽金时期的山西处于民族融合的前沿地带,在彩塑造型艺术方面也表现出了时代的特色,像大同华严寺的菩萨塑像,不仅是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也是民族艺术交融的结晶。
元代彩塑风格与辽金近似,代表作有五台县广济寺的大佛殿、晋城市玉皇庙西配殿及中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大殿及水神庙等处的塑像。
宋代雕塑(公元960~公元1279年)宋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
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呈现出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
雕塑创作手法也趋于写实风格,材料使用上更加宽泛,其中彩塑较为发达。
五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向南转移,艺术发展的重心也开始南移,其中著名的石窟造像有:宋代四川大足石窟造像和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也是宋代石窟造像的代表。宋代雕塑的特点是写实成熟、细致严谨,充满世俗气息,并且对人物内心刻画细致入微,富有个性,受文人艺术的影响。风格文雅大方,但气势不足,这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侍女塑像是宋代雕塑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的阴柔之美。
在当时与宋代并存的是辽和金,他们继承和学习了唐和宋的雕塑特点,但仍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辽代的彩塑,民族特色极浓。
辽和金佛教雕塑方面的成就也达到了极高水平。
山西运城市西南处的关公故里常平村南,有目前世界最高最大的关帝圣像。圣像通高80米,铜体高61米,寓意关公一生为捍卫蜀汉江山驰骋沙场、英勇拼搏度过了61个春秋;底座19米,寓意关公19岁成家立业。这座塑像共用铜料500余吨、钢材2000多吨,以及近2万吨的混凝土,可以说耗资巨大。远远望去,便可在苍山之间看到一座耸立着的巨大关公像,在白色的底座之上,一手提青龙偃月刀,一手捋美髯飘须的关公像,伟岸挺拔,身披长袍,腰束虎头腰带,剑眉直入鬓角,双目雄视远方,屹立在中条山之巅,分外伟岸壮观。
我国也有不少著名的雕像,一个是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的关帝像,另一个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的乐山大佛,这两个雕像都是以造型大,,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一个是最大的关帝像,一个是最大的佛像。在关公故里运城常平的关帝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关帝像,这座关公铜像共用铜料500余吨、钢材2000余吨、混凝土1.8万余吨,高61米、底座19米,寓意深厚,象征着关公享年61岁、在家乡生活了19年。

铜像坐落在山西运城市西南13公里的常平村南中条山上。
关公雕像在铸造过程中,用铜料500余吨,钢材2000余吨。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关公铜像。高61米,寓意关公享年61岁;底座19米,寓意关公在家乡生活了19年。,手握70米大刀,劈波斩浪,叱咤风云。
雕像总高58米,寓意关公一生度过了58个春秋,重1200余吨,内部***用钢构固定,外贴4000多片青铜片。关公圣像双目微醺,不怒而威,侧身迎风而立,右手拖一把70米长大刀,整个身躯如山峦般屹立,相当震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