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观博物馆位于千灯湖的西岸,博物馆建筑呈对称设计,正对着千灯湖。南北两侧分别是大观博物馆和岭南金融博物馆,整体上是连在一起的,对外统称大观博物馆。目前,大观博物馆内的展览主要有三个内容:青铜器、丝绸之路和铜镜,岭南金融博物馆则主要展出中国的纸币。
大观博物馆的展馆位于二楼,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镇馆之宝:交龙垂鳞纹升鼎。这尊气势雄伟的三足圆顶,曾经流落海外,2013年由丁方忠、丁芳桂先生出资从比利时收藏家吉赛尔手中抢救回国。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曙光。金属比石头有更多的优越性,制成的工具更加好用,生产力也得到质的提升。鼎通常是用来盛放祭祀物品的,这座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物件,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楚式风格:平底束腰式,所谓“楚王好细腰”。
据考证,中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相对要晚于其它国家,但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却是最大的。除了镇馆之宝,博物馆内还展出众多的青铜制品,有一座青铜树形灯就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来自东汉中期的文物,全称“青铜羽人御龙十三连盏树形灯”,名字比较长,几乎涵盖了它的主要特点。这座树形灯高达96厘米,用榫卯套扣连接在一起,可以拆卸,和我们现在流行的组装家具有点像。仔细观察这件灯具,会发现它设计的非常精美,很难想象在千年前人们已经掌握了如此精湛的技艺。这些灯具属贵族豪强所有,多用于宴会歌舞,我们在***剧中看到古人饮宴时灯火通明的场景,看来也并非夸张。
丝绸之路,是另一个主题展览,展品主要以陶器和瓷器为主。这一块内容因为平时接触的也比较多,所以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藏品。其中有几件唐代天王俑,倒是以前没有见识过的。
铜镜展的主题叫“镜鉴之明”,展厅中间还立了一尊包公的雕像,显然是有所隐喻。铜镜在中国的使用历史可谓漫长,直到水银玻璃镜的出现,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馆内收藏几乎囊括了各朝各代,让人大开眼界。一面小小的铜镜,也能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其主人的人生追求。铜镜展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展出的镜子,面向观众的都是背面。这是因为镜子所有的乾坤都在背面,而正面看到的只有观看者自己。这个展览还解开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我们见到的铜镜根本就看不清呢?原来,铜镜容易氧化,要像菜刀一样经常磨,过去还有一份工作就是专门帮人磨镜子。
从铜镜展厅来到一楼,就是岭南金融博物馆,这个展览是以钱币为主线,尤其是历朝历代发行的纸币。
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动物雕塑的隐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动物雕塑的隐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8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