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工艺品,历史悠久,可分为细丝工艺品、粗丝工艺品两大类。傣族竹编世代传承,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我国传统竹编工艺的代表,主要盛行于云南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其显著特点表现为不但历史悠久、工艺精细、造型大方、美观实用,而且种类繁多,包括竹楼、餐具、床、家具、笆箩、饭盒、槟榔盒、小竹篓等。 可以说,傣族人家几乎就是一个精致的竹编世界。傣族人的村寨都掩映在竹林之中。他们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种竹编,包括竹床、竹桌、竹柜、竹凳、竹席、竹篮、竹帽、竹盒、竹水桶、竹节碗、竹汤勺、竹饭盒、竹脸盆、竹篓、竹纺车等。 傣族人擅长竹编工艺,各种生活用具多是竹器;此外也有很多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或者专供佛寺祭扫之用,或者成为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信物,就连傣族饮食中,也有 一道著名的风味叫“竹筒饭”。 可以说,傣家竹编是民族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朵 奇葩。 傣族竹编朴实、美观、精致,尤以芭箩、饭盒、槟榔盒等为代表。其中,芭箩 是一种竹篓,一方面是生产和生活用具,另一方面也是装饰品,通常被傣族妇女 挂在腰间。此外,芭箩还是傣族青年男女间传递爱情的信物。 如果俸族青年想 要表达对姑娘的爱意时,通常会编一只芭箩送给她。 同时,青年也将得到姑娘 回赠的由她亲手绣成的筒帕。因此,编芭箩、绣筒帕,被誉为傣族“编织爱情的 技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傣族小伙子不会编笆箩,一个傣族姑娘不会绣筒 帕,那么他们找伴侣就会很麻烦。 作为装饰品,傣族妇女腰间挂着芭箩走动时 的样子,显得十分精干、健美。 傣族竹编经多道工序制成,除基本的编制外,后期装饰也是一项很重要的 内容。比如,通体髹漆,包括内施朱、外漆金。 再如,压印富丽堂皇的图案,镶嵌 五彩琉璃等。
竹编工艺品,历史悠久,可分为细丝工艺品、粗丝工艺品两大类。傣族竹编世代传承,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我国传统竹编工艺的代表,主要盛行于云南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其显著特点表现为不但历史悠久、工艺精细、造型大方、美观实用,而且种类繁多,包括竹楼、餐具、床、家具、笆箩、饭盒、槟榔盒、小竹篓等。
我国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约3000万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扩展资料: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三大方言,方言之下又含有多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
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傣文、澜沧傣文、兰纳傣文、越南傣文、南方大傣文、北方大傣文、阿萨姆傣文等七种字体,均由古印度婆罗米文演化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
傣族的传统文化:傣族族系发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自治州两个地区。傣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自己信奉的宗教信仰,傣族不仅是一个“水的民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
傣族的壁画:壁画是傣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宝石,是傣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傣族壁画多见为佛寺壁画,它通过佛教题材,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傣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和阶级关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8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