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毋庸置疑的答案,一个真正的画家,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反过来说,一个不会写字的水墨画家一定是水货画家!
古人常说:书画同源。这里的“源”除了创作工具之外几乎雷同(都需要笔墨纸砚),更重要是他们都要有相同的笔墨技能技巧,既要懂得用笔的快慢轻重徐疾,还要知道用墨的浓淡枯湿润燥,更要知道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等的辩证与统一关系。除此之外,书法和绘画都讲究章法布局、精神气韵。
我们很多书画艺术***在创作中都时刻提醒后辈:在书画的实际创作中,时刻都是“画字、写画”。从前辈的告诫中,我们需要懂得“画字、写画”真正含义是什么。我觉得这里的“画字、写画”所指向的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作品内在的意境。
再看看我们历代大画家中,有哪位大画家不是大书法家呢?从古代的赵孟頫、苏东坡、米芾、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金农、郑板桥、赵之谦,到近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关山月、李苦禅等等,哪一个不是双管齐下?
我是无心斋苦果,专注于书画艺术品的鉴赏、收藏。欢迎同道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如果是业余爱好,画来自我欣赏,不愿意苦练书法也无妨。
如果只是为赚点钱,画些工艺国画,批给画贩子,不苦练书法也可以,反正有专人帮你题字。
如果有志于书画艺术,要想有所成就,那么,苦练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中国画以书法为基础,讲究线条、点划的造型和骨法用笔,而墨法之妙,全从笔出;所以,中国画以线条勾勒,用线条深入刻画对象的本质特征,以线立骨,以各种墨法来表现对象的质感和韵味;这些要求,全凭画家的书***底来实现。
如果评价一幅国画的优劣,“诗书画印”四艺俱佳,才是好画,如果缺了其中之一,就存了瑕疵。所以,书法是画好中国画的基本功。
画国画不一定要练毛笔字。
书法应是学国画者的选修课。
这是因为书法和国画为两种艺术形式。
如果说相互借鉴的话,练练更好一些,会有所提升,且画国画必须落款。书法练好了可以***提升国画水平。当然书法创作提升,画国画的笔法影响书法的作用更大。
画国画的人可以是不识字的绘画作者。有一个农村绘画作者,自幼热衷于画老虎。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画工笔虎。七十岁以后,画出了境界,工笔画逼真,把画作摆在院子里,狗见了吓得猛跑。周围人识这位画虎者画得逼真。然而这位画虎者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画国画提倡练书法是正确的,画者提升素质后能画得更好。绘画人生会走得更远。但也不一定***都必须练书法。术业有传攻。
外国人若要学中国画,等书法练成了,黄花菜也凉了,也并说学中国画了。
书法和国画的技法不同,书法借鉴国画技法的多,而国画借鉴书法的少。书法用中锋,中国画多用侧锋。
当代书法多练楷行草,而在只有篆隶体的时代,怎么去练今天的书法。古人也画出了经典之作。
所以,学国画的人提倡练书法,但不是***必须去苦练书法。
画国画一定要练习毛笔字,这是肯定的。书法的笔法对国画的提升相当大,尤其体现在落款上。
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指绘画,还包含了诗书画印四个层面,欣赏者也从这四个层面来综合评判一幅国画到底是精品画还是普通画。
国画中的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画面中要有诗情画意,能呈现出诗意的意境。二是指落款必须以诗句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很好的提升绘画的品味。但鉴于现当代画家文化修养都达不到要求,所以,许多画家不会写诗,就谈不上给画面题诗了。
国画中的书,是指落款时的题字,这些本身就属于书法。古代画家文化修养高,常喜欢题长款,题写几十字甚至上百字,这些文字是对画面的解释,以及对创作的说明,能让欣赏者通过文字更好领略到画面的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写长款文字还能有效调节画面的布局和章法。如今的大多数画家因为书***底较差,不敢题写长款,只落名。
国画中的画,指画面内容与格调,以及所涉及到的技法。比如,画人物、动物、树干、石块等物象的轮廓时,需用线条勾勒,这些线条的用笔方法完全是书法的中锋用笔,如果书***底不行,勾出来的线条会显得柔弱无力,缺乏柔韧性,就无法概括出准确的形象,这样的画,肯定不是好画。
国画中的印,指代印章,印章以篆书刻成,篆书同样是一种特征鲜明的书法字体。画好画,给落款下盖上印章,让书印相得益彰,给画面增添了另一种趣味。
这个问题是不能怀疑的。中国画的特性就是诗书画印合为一体的一种审美要求,尤其是文人画的兴起之后又重新把书法和绘画的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画不光是要严格练习书法,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为一体的书法风格,书法即为画法,画法即为书法的高度。有些画家虽然书法写得很好但其与自己的画风完全不符题字过后显得不明不类的感觉单独看都是优秀的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这里面缺乏了书法绘画的融合缺乏了文化底蕴文学功力的体现。画的好的作品既是书画合一又是诗情画意的集中体现。例如郑板桥的墨竹,齐白石的虾,潘天寿的老鹰等等。
厦大是小柒非常喜欢的校园,还有武大。接下来说说厦大和校名的题字为什么少了一个宝盖头?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学校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
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在厦门期间曾寓居于此。在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与国学研究院教授,除教学外,还撰写了17万多字的著作。
为了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厦门大学于1952年10月创设鲁迅纪念室。纪念室设于集美楼二楼原鲁迅先生在校任教时居住过的房间。
厦门大学四字是鲁迅先生的集字,但并不是鲁迅先生所题写。集字的意思就是从鲁迅写过的字中抽选出“厦”、“门”、“大”、“学”四个字。
少了宝盖头是书法艺术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个“怪人”,喜欢特立独行,写文章喜欢用通***字(有时自造,他用是通***字,我们用就是错字)。因此,厦门大学的“学”字上头看起来少一点,会不会是鲁迅先生的特色呢?
实则不然,这个“学”字是草书,而且还是怀草,完成正确,而且还写得非常好。之所以我们会认为它少一点,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接触书法甚少,不认识、不会写草书的“学”字而已。这要是放在过去,是不会出现这样观点的。
看来学书法,真的很重要。友友,你喜欢书法吗?
照片中的“厦门大学”四个字,出现于1950年左右,此时鲁迅去世已有十四、五年了,显然它不是鲁迅亲手所书,而是后人集字所成。
即将前人所写的字拼凑在起,形成一个新的内容。
比如中学历史课本中曾出现的岳飞的“还我河山”四个字,就并非岳飞亲手所书,而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激励抗日民众,浙江某学者从岳飞所流传下来的墨迹中,集字而成。
从字形来看,“厦门大学”中的“学”确实差一个笔画,但从书法的角度看,它并不错。
我们且看“学”字演变过程:
这是王羲之在《学书帖》中的写法,再看他在《四纸飞白帖》中的写法,下部的“子”有所不同。
再看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的“学”,“子”字的一弯弧度变小:
而宋代的赵佶,胆子更大,一弯基本上看不到了:
明代的张瑞图则更干脆,直接写成了这个样子:
在书法中,省笔、借笔甚至多出一个笔画的现象普通存在,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第二个“和”字,右边的“口”就写成了“日”。
去厦门游玩,厦门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厦大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游厦大除了看校园美景,还有一个地方让游客印象深刻,就是厦门大学大门上的牌匾,虽然很多游客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几个字好像有问题,一是“门”字没有钩,字形还有一点倾斜,而是大学的“学”子竟然没有宝盖头,三点下面直接写了一个“子”,难道堂堂大学的大门上写了错字?
实际上这几个字是出自名家之手,***用的是鲁迅先生的书法,但并不是鲁迅先生亲笔所写,而是用鲁迅先生已有的书法作品中拼出来的,在书法里叫“集字”,集字就是从名家笔迹中找到我们想要的字,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拼起来,是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惯用的一种方式,集字也是有很大学问的,并不是简单的拼凑,需要对原作者的书法风格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书法创作的规律,好的集字作品其难度不次于亲笔书写,比如书法史上的行书名作《王羲之圣教序》就是唐代怀仁和尚的集字作品。
厦门大学之所以用鲁迅先生的字做大门的牌匾,是因为鲁迅和厦门大学有着一定的渊源,1926年到1927年间,鲁迅先生曾在厦门大学担任国文系的教授,除教学外鲁迅先生还撰写了长达17万字的著作,为了纪念和学习鲁迅,1952年厦门大学创设了鲁迅纪念室,这个纪念室就设立在鲁迅原来居住过的房间。
那么鲁迅先生“厦门大学”这四个字是不是错字呢?当然不是的,有人解释说“学”之所以字没有宝盖头,是为了告诉我们学不封顶、学无止境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鲁迅先生的这个“学”字是***用了草书的写法,在草书里“学”字是可以这样写的,“门”字没有钩,也是草书的写法,并不是错别字。
鲁迅所以能够熟练地使用草书,是因为他除了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书法家,鲁迅先生的书法水平也很高,是专业级别的,他的书法学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同时还参考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用笔,行书厚重潇洒,著名文学家,同样擅长书法的郭沫若评价鲁迅的书法说:
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鲁迅先生当时还是使用繁体字的,这四个字之所以看起来很简洁,就是因为***用了草书的写法,估计当时集字的人,也是考虑到这四个字和今天的简体字比较接近,才选择了这四个字吧。
你觉得鲁迅先生这几个字写的如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9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