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是华表的故乡。华表最早是树立在尧帝大殿前左右的“诽谤木”。在诽谤木前用木棍敲打诽谤木,诉说对朝政的不满,但是离开诽谤木这个范围就不能再议论朝政了。之后诽谤木慢慢变成宫殿,皇陵前的华表。
目前临汾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华表。
年轻的时候去过几次北京,每次去北京,都要在天安门城楼前拍照留念,拍照的时候,还不忘告诉摄影师,一定要把华表拍进去。
那么华表是谁建的呢?有什么用吗?
一、华表是谁建立的?
当年明太祖的时候,开始立的太子是朱标,不过朱标命不好,37岁就英年早逝。当时最有希望传位的是朱棣,但是,朱元璋绕过了朱棣,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一下朱棣生气了,便以勤王的名义攻进了皇宫。在皇宫里,朱棣没有找到朱允炆,朱棣便直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当上皇帝的朱棣便将都城从应天府(现在的南京)搬到了北京,并且大兴土木,修建了紫禁城。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那时候修建的。
二、朱棣为什么要修建华表?
华表上雕刻着腾云驾雾的云龙,上端左右两侧还有雕刻祥云的云板,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比作龙,因此这个腾飞的云龙就象征着国家一定会在皇帝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天安门一共有4根华表,每根华表通高9.57米,重2万多斤,直径98厘米,每根华表石柱上盘绕着一条巨龙,麟角峥嵘,栩栩如生,仿佛直插云端。
每根华表的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云翅上面是一柄圆盘,盘上卧着一樽兽,据说叫“犼”,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
说起守望,就要说说华表背后的故事。
如果您去过天安门,仔细端良过华表的话,就会发现,天安门门前的那对华表上的石面是朝南的,说得具体点,是望着皇宫外头的,所以,人们叫它“望君归”。
也就是说,这对华表负责注视皇帝外出时的行为,盼望着皇帝早日回宫,不要在宫外寻欢作乐。
久出不归,容易荒废朝政。
据说,当皇帝在外游玩久久不归的时候,“望君归”就会说话了:“君主啊,你不要在外面游玩了,赶快回来料理政事吧,我们日夜盼望你回来,把眼睛都快看穿了。”
在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石面是朝北的,它正在翘首宫内,人们叫它“望君出”。
它们负责监视皇帝的宫廷生活,如果皇帝总是深居皇宫,便会劝说皇帝:“君主啊,你不要老是呆在宫殿里自顾取乐,你该出去看看人民的疾苦。”
这就是华表中“望君归”和“望君出”的民间故事。
华表的图案,想必大家都熟悉,从小时候用的中华铅笔,再到长大了看人家抽的烟,似乎所有跟“中华”有关的物品,上面都有个华表的图像。
去北京的人定去天安门,而去天安门必然会看到那根巨大的汉白玉柱子,也就是“华表”,虽说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但却未必知道华表是做什么用的。
其实,华表的雏形诞生于上古时代,当时是尧舜两位先贤帝王主宰的时代,那时文明诞生还没有多久,所有的一切都还是非常简陋的。
为了指引道路方向,在许多地方都树立着一种木桩子,上面有个木牌,尧舜的朝堂前方当然也有,这就是华表最早的模样。
别说纸张,当时就连竹简什么的都没有出现,但早期的文字已经产生,大臣们有时候向尧舜提意见,就会在朝堂前的“路牌”上刻画,如同留言板一样。
尧舜并没有阻拦这种涂鸦行为,反而为了让更多人提意见,把朝堂前的路标留言板加粗加大了很多倍,区别于其他路牌,如此,这种木桩子就被称作“桓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9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