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会师是指1936年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的***。同年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很多人去若尔盖草原旅游,会在班佑村看见一座红军雕塑,但是你知道这个雕塑背后的故事吗?1995年,王平将军讲起过这个故事,老爷子回忆说,当时( 1934年)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突然彭德怀来找他,说还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让他回去找。
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班佑河边时, 正是黄昏,玫瑰色的夕阳挂在天边,他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士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推一个倒一个——700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死去了。
王平将军讲到这里时老泪纵横,他说:“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静吗?鸟都不飞,鸟都不叫。我把他们一个个放平,他们还都是一群15、6岁的孩子呀!”
有一组数据,红军军团长一级的平均年龄为25岁,一线作战的师团级干部平均年龄为20岁,14岁到18岁的红军小战士占百分之六十,红军在长征路上一共牺牲了27万多人。那一代年轻人虽然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富足、这么安宁,但是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奠基共和国的如今,他们的身体早已深埋在泥土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经常在天上拷问着我们:“我们流血牺牲想要的新中国成立了吗?我们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吗?人民当家做主了吗?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吗?还有人像我们一样,愿意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吗?”
长征的故事我们不能忘却!因为我们的长征并没有结束!信仰之火不能熄灭,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旗帜不能倒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这样,纵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一样而今迈步从头越!
因红军卫生员有爱心,有善心,对待百姓如亲人,对待孩子像母亲,所以,这个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坟前的雕像便幻化为了女卫生员的形象。
在重塑雕像时仍没恢复男卫生员的形象,是因为“小红”为女卫生员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铜像只是对红军精神的缅怀,已不用性别来区分。
龙思泉,男,广西人,生年不详,***党员。
在群山环抱、松柏苍翠的遵义市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内,坐落着一冢“红军坟”,来这里缅怀先烈的人们,总要久久肃立在墓碑前,点燃香火,祈求身体健康,并表达对红军烈士的深切怀念。1990年,坟的左侧塑造了一尊女卫生员给一个骨瘦如柴的病童喂药的铜像,于是,这里又产生了另一种新的习俗,来这里凭吊先烈的人们,都会去摸一摸铜像的脚,意为这能为他们带来健康平安。20多年过去,铜像的脚竟然被摸得铮铮发亮。这座铜像的原型,就是长眠于“红军坟”中的烈士——被尊称为红军“菩萨”的卫生员龙思泉,而和“红军坟”一起长存的,还有那段感人的故事。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创作灵感来自于李本深的亲身经历: “我们军区文化部有一位让我十分尊敬的文化部长,他叫赵戈,上海人,是贺龙120师战斗剧社出来的老战士。 有一天,我陪他散步的时候,他回忆起当年120师过云中山,天气奇寒,“冻得人直想尿尿,只想哭”,就在那山上,活活地冻死了两个人,还都是后勤部的人。 我一听,心头一热。 回到家就写出了现在这个《丰碑》。 寄给了***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红军泡沫人物雕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红军泡沫人物雕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ery.com/post/98569.html